iT邦幫忙

1

公司如何成本分析?

erp

文長~小妹任職一家設計兼半工廠的LED產品的公司,已待了近10年,公司大約20餘人,為什麼說是半工廠呢?因為我們接設計,設計完成後,若客戶委託我們生產,我們就幫他們量產,但我們並沒有加工廠,原物料是由我們處理,加工則外包給加工廠來量產,剛進入這家公司,是做倉管的,初進入時,這家公司有使用套裝軟體,但當時使用凌越進銷存系統,系統和實地的數量完全不一樣,所以在倉庫還有另外一本本子來記錄庫存,所以常常發生本子漏寫的情況,然後我們發料給工廠,系統只是拿來補KEY數量,所有的都是用EXCEL做發料表,領料表,出貨單等等,後來我花了一段時間才把倉庫的帳盡量和系統符合(我以前的經歷,租書店,診所,專櫃服飾倉管,幾乎都是使用系統,並且POS即時,系統和實地帳不同,太難理解了),後來幾乎設計都會轉量產,物料也愈來愈多,系統已不敷使用,再加上採購兼生管一直不停的換人,最後由我接手,因為我熟所有的物料,然後公司決定換系統,當時因我也不是很熟製造業,產品結構的開立等,於是主管找上了鼎新,當時的業務,就建議我們使用E-GO系統,而我當時是採購兼生管兼倉管,就由我全權導入,慢慢的將E-GO運用在訂單生產上,到目前也用了大約5年,而公司人數也漸漸增多~當然套裝軟體,不見得完全合用,尤其公司的人,完全沒有製造業,成本會計的觀念,會開BOM表,卻不完全理解系統的程序,只知道在趕貨時,訂單若物料不足時,那開個臨時的BOM,還欠一個物料不確定,那先空下來,其他先採購,等那個物料確定後再補下採購,或是訂單下來了,但BOM或圖面還沒開好,又要趕貨,怎麼辦呢?先手寫備料,讓工廠領走,其他後補。那工廠怎麼加工呢?我們就先去工廠指導怎麼加工,若有問題,就是我們決定,不需要問過客戶,只要事後和客戶解釋就好(因為設計是我們設計),以上諸如此類,不符合流程的事情。
簡單來說,就是將製造業當成買賣業來做,客戶下訂單,工程都還沒開BOM,主管就要我先估算物料,什麼時候可以交貨,他要回交期,沒料就沒日沒命的追料,哪些料先到,就先給工廠做,其他後補,但工廠就會靠北他們不好流線之類~~
還有關於產品的成本計算,我雖不完全是會計,但在高職時,也略學過成本會計,大概有些概念,但這麼幾年下來,上面的老大們是怎麼計算成本的呢?
是產品物料*用量*單價=物料成本+加工成本=總成本,雖然我用的是鼎新E-GO,但因為前幾年的流程不符,所以我沒辦法執行系統的成本分析,還有在初期,我試過系統的成本分析,計算出來再印給他們看,他們完全不能接受,比如報表跑出來一物料的單價是5元,但老大們就會說,我們不是上個月購入是5.5元嗎?但可能因為MOQ的數量不同,所以單價不同,他們就會要求,要我將最貴的單價填入。所以,他們完全不相信系統的成本分析,以及倉庫的單價,比如他們想要知道倉庫的總金額,成品的單價,我還要加上物料成本,這樣才是他們覺得這個成本的總金額。這幾年我都是另外用EXCEL做出他們想要的成本,系統我運用大約7成,就應用在訂單下來到出貨,盤點等事項,但物料計畫這部份也沒辦法做到,因為如上述講的,可能有一物料不確定,可能bom未開立,我就必須先下物料的採購,不然會來不及客戶交期,物料計畫這段我也沒辦法執行。所以在訂單下來,我是另外做一個發料單,一個一個物料的庫存去查,算出應採購數量,再算交貨時間,加上加工時間,排出交貨日期,這也都是人工,我記在記事本上,每天記錄領料型號及出貨型號等。公司有會計,但他其實大多做的是流水帳的部份,我每月都還幫他將應付,應收的帳款做出來~還有老板們,在可能月中時,就想知道這個月的應收大概多少,我就還要比對出貨日,將未出貨的金額加上,提供給他們~全公司用系統的人,只有生產這邊,還有會計要將開票記錄寫入系統,他才會用,其他人幾乎都不會用,庫存都用問的,品號都搞不清楚…工程只會將BOM表KEY上。去年公司有導入ISO,但所有老大幾乎都不管,下面的寫ISO流程寫到快昏倒,幾乎就像交功課似的,顧問來,我們就將寫的給他看,哪裡不會改哪裡,檔案也是顧問COPY給我們的。然後只要趕出貨,流程不對,跟主管講,就說,那你補文件嘛,先出貨呀,若照你這樣,那不就什麼都不能做?但是最近主管(也就是股東之一)提出了一個要求,他對我說:他希望能每月盤點,每月都能看到成本分析,因為我們公司沒有做這段,所以我們被課的稅的比較高(?)我不理解他說的是什麼意思,總之,他現在希望能做到上面的幾點,但我就反駁他,若就目前流程,我們是有不符合的,如果不改進,要用系統做到,是有困難的,他就回我,有困難,你就去學呀,你要想好,有訂單有BOM怎麼做,有訂單沒BOM怎麼做,沒訂單沒BOM,要怎麼做?請問,現在我該做的是什麼?其實我冒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我覺得走到這地步,我沒辦法再獨立完這些事,想提出,或許公司需要的,是專人顧問輔導~

看更多先前的討論...收起先前的討論...
hsifeng0811提到:
因為一直出現超過字數,要我刪字數

原來還有最長的限度啊 !
本來以為沒看見 MVP 安靜多了 ...
北平路 廣東粥 台中
這位施主,何苦來栽啊 ^^
總裁 iT邦好手 1 級 ‧ 2016-03-23 21:26:40 檢舉
吃素嗎??....偷笑
SO ?
所以您在台中市南區樹義一巷?
我是商人
我的資料很好
看過你的Blog
我只能跟你講好好加油
工作不易
你該把力氣花在工作上
網路論壇大家聊聊
真這麼在意
可以把該文給刪了
januslin提到:
我的資料很好

我的資料很好找
有空來小店聊聊天
要過來前先約一下就可以了 ^^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2
darkslayer
iT邦好手 1 級 ‧ 2016-03-10 17:39:09

hsifeng0811提到:
因為我們公司沒有做這段,所以我們被課的稅的比較高(?)

我只能回答這個問題, 其他的部份要靠老闆自己覺醒.
因為你們公司提不出成本的數據, 所以國稅局會依照同業標準來核算你們公司的成本, 你們家那個股東認為你們家的成本應該高於同業標準, 所以她覺得多課稅了.

成本的一個算法是依照bom再加上短少及製損等等來核算的, 另一種算法是生產完成後計算用掉的物料. 最後結果都一樣. 但第一種算法可以估算出不良率, 製損等數據. 依你們家的情況建議用第二種就好. 這樣就不用太在意bom的問題的. 先求有, 再求好.

看更多先前的回應...收起先前的回應...

其他要靠老板的覺醒?他們的覺醒,就是系統要怎樣,不甘我的事,他也不會用~
第一種算法,不良率,製損,這都是外包加工廠回覆,比如,弄壞一條線這類的,我們只做數量的計算 ,沒有算什麼不良率耶~~~
先求有,再求好的意思是指?
若不改流程的情況下,我有辦法做嗎?
還是我需要找相關顧問公司來幫忙?因為試過鼎新,其實他們根本不熟流程,我向他們解釋我們公司的流程,那這樣系統能做嗎?他也只回我,沒辦法,還是要照流程…我真的很苦惱~

yesongow iT邦大師 1 級 ‧ 2016-03-10 21:16:17 檢舉

國稅局追的稅,應該是營業所得稅,不是營業稅!
營業稅的計算方式,貨物未稅價格x5%等於營業稅金,未稅+稅金=發票總金額
所以開出多少發票金額,營業稅就是5%,這也沒有啥好追的!
每二月申報一次,每次申報時間為單月的一日~十 五日

營業所得稅以前是25%,現在應該是17%

全年營業收入-全年營業費用(含薪資、租金、文具費用、差旅費、郵電費、水電瓦斯、廣告費、交際費....等)+非營業收入(利息、獎勵金等)-非營業費用(貸款利息等)=全年所得額
全年所得額*17%-10000=本年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

另外ㄧ點,超過18萬所得額,才要繳納17%的營業稅(30909元)
課稅所得額181,818元以上,T=P*0.17
附註:T=應納稅額 P=課稅所得額
若是公司所得額小於12萬(利潤-成本=所得額< 12萬),則須申報,而免繳納營業稅!

所以某主管(股東)所謂的繳稅,就是公司的支出太少了,營業成本太低了!申報的費用及加班太少!
導致公司淨利太多,所以才要繳納營業所得稅!

我想請問,我思考過,還是以公司目前的狀況,及主管(股東)的要求,是不是公司的會計,要分為成本會計,和一般會計?目前公司的會計都是做開發票,開支票,雜支支出,還有處理會計事務所的需求,像每月的應收應付帳款,都是我這邊對出來的,因為主管認為下單,出貨整個都是我這邊處理的,所以對這些帳我才會比較清楚,還有老板及主管要求的成本等等,也是我這邊算的,但我沒有用系統,是用excel,照他們希望的計算方式都算出來的~
所以如果要做成本這部份,是不是我要再做像"成本會計"的事?
公司的發料,其實委外出去,我們就都讓加工廠去處理,我們也沒計算什麼工時,耗損這類的~
還有產品不良率,老板和客人的計算方式是,算整年度,不良有多少,然後喊價,你一半我一半,或是要怎樣切~~
所以我們也沒在做不良分析,還有客人退貨,就是隨便他們退,有時5年前的機板都在退= =
這也是一直以來我覺得無法接受的事~

hsifeng0811提到:
其他要靠老板的覺醒?他們的覺醒,就是系統要怎樣,不甘我的事,他也不會用~

等他覺醒, 料帳一致是重要的, 倉管是重要的, bom是重要的, ERP只是在前面那一大堆規範都建立後一個輔助工具的時候.. 個人覺得你們公司獲利應該不錯, 不然不會忽視這一堆東西.

是不是公司的會計,要分為成本會計

有人, 有能力還是分開好.

個人建議如果在上線前無法給出正確的BOM的話, 再開製令時直接略過BOM, 也不要限制領料稱領或領到製令上沒有的料. 在完工時再請點製令所領用的材料, 該領,該退整理好再把製令關掉就好. 系統計算成本是以製令為主去算的, 而不是以BOM去算的, 所以管好製令的領用數就可以抓到正確的材料成本.

一般ERP的成本都是以月加權平均來計算, 如果你們家老闆覺得要用最高單價來算就手動另外算給他吧!成本的算法有時候很主觀的, 老闆的算法不一定是錯的, 也不一定跟會計老師教的那套一樣.

hsifeng0811提到:
先求有,再求好的意思是指?

先把材料/人工/費用成本的總數算準, 再來講究各批製令的費用分攤的合理性, 製損, 來料不良等等細節的東西, 如果老闆願意的話再沿著流程回頭一步一步的要求吧!

也不要限制領料稱領

錯字修正, "領料數量"

hsifeng0811提到:
還是我需要找相關顧問公司來幫忙?因為試過鼎新,其實他們根本不熟流程,我向他們解釋我們公司的流程,那這樣系統能做嗎?他也只回我,沒辦法,還是要照流程…我真的很苦惱~

好顧問沒幾個, 遇到, 命好. 遇不到, 正常. 大多數的顧問只會公司教的那一套, 實務經驗少的可憐.

在我管理下,現在料帳一定是符合的,因為不符合,我在查數量下採購也會下錯,所以目前料帳都沒有問題。
然後材料/人工/費用成本的總數→我們公司沒有在算人工這個部份,因為是委外加工,其實也只大概抓出交貨時間,有時客人趕出貨,我們就是硬壓著加工廠出貨,他要加班做我們也不管他,所以人工,我們根本沒有算。
至於費用分攤的合理性→如果系統是這樣平均出來的,和他們認定的算法有出入,是不是主管要求的,要在系統上看到成本分析,這就是沒辦法達成的?

hsifeng0811提到:
如果系統是這樣平均出來的

系統的費用分攤方式是設定進去的, 如果不合要求要去改設定

2
尼克
iT邦大師 1 級 ‧ 2016-03-10 17:43:43

首先要知道你們使用那一種成本法。

就用鼎新系統建議的,如果有領退料的流程的話,"月加權平均成本制"

ehawk iT邦研究生 1 級 ‧ 2016-03-11 10:30:37 檢舉

你們欠缺的是整體的生產管理作業流程。
總共八個字(你要說企業管理,工商管理....四個字也行,隨你啦…都一樣的)。
這是一整套的作業程序,將整個企業各個部門及環節合縱連橫整合起來的一套管理制度。
就是在這裡出了問題,所以你才會在這裡問東問西還是無法解決!
總歸一句:專業的事還待專家來解決,不是你等相關人員繼續進修(工商管理...等)就是找新的工商管理人才進入或花錢找人來輔導....

所以我想,上述這些問題,應該不是我一個人就可以解決的~
光成本分析這件事,我覺得,應該要問會計要如何做,我才能依照他要的,來走流程,而主管,覺得系統生管採購倉管用就好,公司其他人是在畫圖的,會用系統也沒用。我自已看鼎新系統,會計也沒照鼎新系統的流程,去做傳票,拋轉這類的動作(這部份我不是很了解),只有做到應收應付的帳而已,這樣是不是就沒有辦法靠系統去做到成本分析這件事?
我是該和主管投降說:我一個人真的沒辦法做到,還是請專業的人來吧~~~
唉~~
我很明白公司就是流程都不對,各部門都各做各的,但我就是管生產出貨的人,收尾的人就是我,努力了10年,讓系統運用到7成…(雖然只有我和倉管在用),但沒想到,還是被成本分析這段打敗,如果主管因為這樣很看輕我的能力,我真的只能認了……(是快有種擺爛的心態沒錯…)

2
窮嘶發發發
iT邦高手 1 級 ‧ 2016-03-14 13:07:21

你們生產的狀況跟我們很接近
我建議你改變心態吧
幾點建議如下

  1. 有BOM => 訂單 => 轉採購 => 進料 => 托外加工 => 成品入庫
    => 出貨
    進料成本在收料時就會有廠商的進貨單上面就有單價了
    有單價,成品成本就是本次的進料成本 + 加工費用

  2. 無BOM => 訂單 => 進料 => 托外加工 => 成品入庫 => 出貨
    只要托外加工前把BOM 建好就行, 成品的成本會變成平均成本 + 加工費用

  3. 無BOM 無訂單,=> 進料 => 托外加工 => 成品入庫 => 出貨
    一樣 BOM 要在托外加工前建好,訂單要在出貨前建好
    成品的成本會變成平均成本 + 加工費用

  4. 流程本來就可以變化,甚至月底總結花幾天把單 KEY 完
    然後再統計成本,這就是很多公司廠會設定結算日的原因了
    20號 25號結算當月,之後的發票都開下個月,花 5~10天結算
    然後營業稅申報月1~5 請會計師或記帳士核對帳目,然後再 15號申報營業稅

  5. 根據結算日,可以在結算後把相關報表上呈就好,結算前,一率拿上個月的報表
    或是給即時報表也行,鼎新本來就能出 即使報表,但出之前,要把該補的單據補一補
    這是彈性流程比較痛苦的原因

建議大概就這樣,我家進料單都是最後一周才在補單
成本表也是最後一周結算,至於訂單 BOM 出貨單,他們很有默契,打個電話就會自動補上,也不需要人催,個人經驗,給樓主參考

感謝回應,前1-3點,在發託工前,都會把BOM建好,沒建好,託工的明細我也會手KEY進去,每次進料,出貨,我都會確實KEY單,等於到我這裡有關採購,進貨,入庫,出貨我都會確實做好。
至於申報這件事,這是會計的部份,我沒有處理過,所以我不清楚這段要怎麼處理,你的流程和我公司真的滿像的,但我想我最大的問題是不知該從何做起成本分析,公司的會計,好像也沒將鼎新的會計部份做連結,他有他自己做帳的方式,所以我根本不知道在出完貨之後,我該怎麼做報表?
我一直在考慮是否該去學成本會計這個相關課程?因為我不太會計算什麼平均成本這類的東西~~

平均成本是系統會自己算,還有我不知成會要去 庫存系統做報表
我們公司有一般會計與成本會計,成會每個月都會去拉成本報表
也會去結算進料成本,並且過帳,然後再入到會計帳內
基本上過帳之後,應該就會把平均成本算進去了,系統他也會有讓你設定你要哪一種計算法
目前來說因為會計公報已經規定不能用後進先出法,所以你只能選另外兩種
移動平均成本或是加權平均成本這兩種方法,這兩種差異不大,誤差也不大,會計師那都會承認的

如果你對 成會管理有問題,可以去各大學推廣部上課
我96年因為對會計流程不熟,也是跑去上會計
並且也考過會丙檢定,所以會計講啥我大多知道要幹嘛
還有相關的稅務法規跟會計公報,都有學習到
至於成會,目前因為沒什麼需求,所以就沒去上課了
如果你對成會有興趣,覺得要補強,建議還是去上課會比較快
這種課程大約頂多兩個月每周2~3天就會上完的
有問題你也可以問你們家會計,基本上會計或多或少都有觀念的

1
kk8606
iT邦新手 5 級 ‧ 2016-08-15 14:51:43

當然最正規的方式是照系統作業流程一步步導入,但是....
看你描述的狀況,各部門要能配合恐怕是猴年馬月囉,尤其需要財務當猪角

你可以用Excel做一個最簡單的成本分析:

  1. 先確定做的是銷售成本,即有出貨的算成本(另外的是庫存成本,指在倉庫中的原材料及成品),另外,先不要想月加權平均成本了,那得一期一期滾動,比較複雜

因此,:
2. 本期單一產品銷售成本=本期單一產品銷售數量*產品成本
3. 產品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忽略)+製造費用(忽略)+外包成本
4. 材料成本=(BOM用量+超耗量)*材料單價
5. 當期銷售成本=所有產品成本總合,毛利=銷售金額-銷售成本

這些數字你好像都有了,建議先簡單提出再說,若真要做系統化及庫存成本那又是另話了

0
66918517
iT邦見習生 ‧ 2020-01-23 13:55:11

您好!問題解決了嗎?如是為了年度結算申報成本分析表之編製,可與我連絡,
E-mail tzeng86600138@gmail.com

0
Catherine
iT邦新手 4 級 ‧ 2022-11-07 11:30:16

或許可以參考看看各廠商簡報,蒐集不同角度的建議。

我要發表回答

立即登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