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戰報
團隊資訊
已成團
Cyber Edge Runners
我們是一群熱愛軟體、擁有各自專長的開發夥伴,近期被AI趨勢與Cyberpunk文化點熱情,組隊隊隊隊共
同書寫技術文章、探索未來可能。於是誕生了「AI Cyber Edge Runners」這個隊名,融合「AI應
用」、「邊緣技術」(Edge)、以及穿梭賽博未來的意象。我們像是數位時代的賽博跑者,不僅寫文
章,更實作、實驗、真正在最前線「跑在技術邊缘」。
預計開賽日期 2025.09.15
團隊成員 (10人)
pal2097
團長
AI & Data
來都來了,那就做一個GCP從0到100的AI助理
只要 30 天,從 0 打造專屬 AI 聊天助理!先學會規劃對話流程、資料來源與個人化設定,腦中先有藍圖,再走兩條落地路線:路線一:Gemini API(透過 Google AI Studio);路線二:Gemini API in Vertex AI——會完整跑一遍;另外,如需多代理/搜尋等進階能力,會補充 AI Applications(原 Agent Builder) 的用法。30 天結束,打造一個可用、可管、可維運的 AI 助理。

Sam
生成式 AI
30 天一人公司的 AI 開發實戰
在生成式 AI 快速發展的時代,傳統的開發模式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一個人是否真的可以抵得上一個小型開發團隊?答案是肯定的,但前提是你必須學會如何與 AI 協作。

Pei
生成式 AI
打造 AI 微調平台:從系統設計到 AI 協作的 30 天實戰筆記
生成式 AI 的蓬勃發展,推動了對模型微調(fine-tuning) 與 平台化開發的強烈需求。本系列以實戰為核心,完整記錄一個可部署、可監控、可回滾的 AI 微調平台的落地過程,涵蓋資料處理、任務排程、訓練與部署、效能監控、多租戶架構等核心模組,並輔以 Kubernetes、MLflow、DVC、Helm Chart 等技術的整合應用。 在落實系統基礎功能的同時,系列文章也嘗試引入 AI 協作的開發模式 —— 包含 AI 生成測試案例、初版設定檔、自動化技術文檔與壓測腳本 等方式,驗證生成式 AI 如何反向參與工程流程,協助開發者提升效率、減少重工,並探索人機協作下的工程最佳化可能性。

Dell
生成式 AI
AI 全餐,好吃嗎?用 Semantic Kernel 打造你的客製化滿漢全席!
你是不是也曾經被那些功能強大的 AI 模型搞得不知所措,覺得自己點了一桌豪華大餐卻不知從何下筷?別擔心,這就是我們這個系列的目的。 我們將把 Semantic Kernel 這個強大的工具,當成一位頂級廚師。它不只會幫你處理好那些複雜又難懂的「提示詞」食材,還能將你的各種需求,像處理不同的菜色一樣,分門別類、精心烹調。從基礎的開胃小點到主菜、甜點,我將帶領你從零開始,一步步打造出一套專屬於你的「AI 滿漢全席」。你會學到如何運用 Semantic Kernel 整合各種服務,讓 AI 不再只是聊天的對象,而是能為你解決實際問題的得力助手。準備好你的筷子了嗎?讓我們一起開動吧!

Min
生成式 AI
科學的盡頭是玄學?AI占卜小助手與知識庫驗證
這次的挑戰以「科學的盡頭是玄學?」為主題,結合 AWS S3 與 Bedrock,建置一個能根據占卜知識庫進行解讀的 AI 小助手。 透過建立結構化的塔羅牌資料、設計牌陣與主題化分析,嘗試讓 AI 不只是隨機說結果,而要能引用正確牌義、結合位置與提問背景,給出有邏輯的解讀。 接下來的 30 天,我將嘗試實作並驗證 AI 使否夠「聰明」,探索科技遇上玄學時會擦出什麼火花。

yawara326
佛心分享-SideProject30
吃出一個SideProject!
參賽只是想透過競賽的壓力來督促自己私底下練功的進度 順便把平時儲存的AI工具名單拿出來玩玩 也算是挑戰30天半Vibe coding (?)

jo3wait
AI & Data
進擊的 n8n
有想過如果有一個大腦可以幫助你自動預約行程並幫你自動寄發信件、可以幫你利用 AI Model 打造一個專屬於你的 Chatbot,可以當你的私人小秘書嗎? n8n 不就來了嗎? 本次鐵人賽將為大家介紹 n8n 的精神以及實作,並選擇以成本較低的雲端環境打造 n8n 的運行環境,跟我一起成為進擊的 n8n 使用者吧!

Benson
Build on AWS
來都來了,那就做一個AWS從0到100的微服務AI小平台!
去年我在 GCP 上完成了一個以生成式 AI 為核心、使用RAG 架構實作一個平台,主要專注於資料檢索與模型應用的整合,今年開始接觸 AWS,我計劃將重點放在熟悉並運用多個 AWS 雲端元件,並以微服務的方式拆分與實作 AI 小平台,未來大家看到我的主題都可以快速的Build on AWS!

evenchen0117
佛心分享-SideProject30
Vibe Code與context engineering來打造個人專屬夥伴
這個專案將以 Vibe Code 搭配 Context Engineering 的方法,打造一個能理解、記憶、並主動協助使用者的「個人專屬 AI 夥伴」。Vibe Code 強調以自然語言驅動開發流程,透過「氛圍式編程」快速將想法轉化為可運行的功能,讓非傳統開發模式也能高效率完成專案;而 Context Engineering 則聚焦在如何為 AI 提供精準且持續演進的上下文,讓它能理解使用者偏好、習慣與歷史對話,實現真正的個人化互動體驗。 我將分享從零開始的完整過程,包括需求構思、上下文設計、提示詞工程、工具與 API 整合、到可運行的原型。

shothead6062
Software Development
30 天 Python 專案工坊:環境、結構、測試到部署全打通
30 天不談語法、專講工程化:Hatch 環境、pyproject 依賴、測試與型別、FastAPI 六邊形設計、Docker+CI/CD、監控追蹤。結尾交付可 fork 的模板與 Check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