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系統順利開發完成後,真正的工程挑戰才開始。本系列文將帶你從零實作壓力測試與監控流程,透過 Locust 模擬高併發流量,搭配 Loki 與 Grafana 建立可觀測的系統環境,提高系統整體的可用度以及穩定度。
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 Loki 的設定檔,了解各個關鍵參數的意義以及如何調整它們以符合不同規模的生產環境需求。 Loki 設定檔結構概覽 Loki 的設定檔(通...
在前幾天的基礎上,我們已經學會如何部署 Loki 並將應用程式日誌傳送過去。然而,一個完整的可觀測性系統不僅僅是收集日誌,更重要的是如何從中提煉價值、主動發現問...
經過前幾天對 Loki 的深入探討,我們已經掌握了如何有效地收集、查詢及警告日誌。然而,在現代複雜的微服務架構中,單純的日誌有時難以完整呈現一個請求的全貌。當一...
在微服務架構中,一個使用者請求可能會流經數十個獨立的服務。當發生延遲或錯誤時,要找出問題的根源就像大海撈針。這就是「分散式追蹤 (Distributed Tra...
昨天我們已經入門了 Grafana Tempo,學會了如何將應用程式的追蹤數據發送到 Tempo 並在 Grafana 中進行視覺化。我們現在可以看到一個請求的...
在過去的幾天裡,我們已經深入了解了日誌 (Loki) 和追蹤 (Tempo)。今天,我們將補全可觀測性 (Observability) 的最後一塊拼圖:指標 (...
經過前面幾天的學習,我們已經分別掌握了日誌 (Loki)、追蹤 (Tempo) 和指標 (Mimir) 這三大可觀測性的支柱。今天,我們將迎來一個激動人心的里程...
在前一章節中,我們初步認識了如何整合不同的資料來源。今天,我們將踏出關鍵的一步,將一個靜態的資訊看板,轉變為一個強大的互動式分析工具。本章節的目標是學習 Gra...
在軟體開發與維運的漫漫長路中,效能問題如同一隻隻難以捉摸的幽靈,時而顯現,時而隱匿。傳統的效能分析(Profiling)方法,往往像是在特定時間點拍攝一張快照,...
三十天前,我們懷著一個單純的目標啟程:學習如何使用 Locust 這款強大的開源工具來對我們的應用程式進行壓力測試。我們從 locustfile.py 的基礎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