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將以「AI 專家 × 資安實戰者」的視角,深入解析 AI 應用中常見的資安風險與防禦策略。從 Prompt Injection、資料中毒、模型竊取,到 AI 系統的合規治理與演練操作,每日一篇圖文並茂的教學,結合實務經驗與工具演示,協助開發者、資安人員與管理者建立「AI導入思維 + 資安防護邏輯」。期望透過這 35 天,打造兼具實戰與可教化的內容資源,推動台灣企業與開發者對 AI 資安的正確認知與落地實踐。
—— 模型不是你自己訓練的,就要假設它帶毒。 對象:AI 平台工程師、資安團隊、CISO、法遵顧問 主題關鍵詞:模型供應鏈|開源權重|第三方 API|模型 M...
—— 你的 Pipeline,可能是攻擊者的最佳 Playground。 對象:AI 工程師、架構師、資安團隊 主題關鍵詞:LLM Framework|Lan...
—— RAG 不只是「檢索+生成」,也是資安攻防的主戰場。 對象:AI 工程師、架構師、資安團隊 主題關鍵詞:RAG|越權檢索|毒化文檔|隱私洩露|向量庫安全...
—— 你的知識庫,可能是駭客最想下毒的溫床。 對象:AI 平台工程師、資料庫管理員、資安團隊 主題關鍵詞:VectorDB|資料投毒|ACL 設計|查詢濫用|...
—— AI 安全不是「信任模型」,而是「懷疑到它崩潰」。 對象:AI 工程師、資安紅隊、攻防研究員、CISO 主題關鍵詞:LLM Red Team|攻防演練|...
—— 沒有監控的模型,只是等著被駭的高級玩具。 對象:SOC 團隊、AI 工程師、資安分析師、CISO 主題關鍵詞:AI SOC|模型監控|攻擊偵測|行為分析...
—— 模型出事不是「會不會」,而是「什麼時候」。 對象:SOC 團隊、AI 工程師、資安分析師、CISO 主題關鍵詞:AI Incident 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