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設計師常常會遇到有人把 UI/UX 和美工搞混,以為設計只是把畫面變漂亮,其實 UI/UX 更重要的是讓產品順手好用、操作直覺。
在這個 30 天系列中,整理了基礎概念、設計流程、使用者研究、資訊架構、元件設計與視覺排版,也會介紹易用性原則與無障礙設計重點,希望能幫助大家理解怎麼做出好用又包容的介面,把設計做得更順手、更友善!
上一篇我們聊到易用性測試的基礎概念,這篇進到易用性系列最後一篇,今天就帶大家往更實務的方向走:怎麼準備、怎麼執行、怎麼分析,還有一些要注意的事項。 1️⃣ 初...
在上一篇我們聊到「易用性測試」的重要性,透過觀察使用者的操作過程,找出設計中可能被誤解或卡住的地方,讓產品更容易被使用。 但你有沒有想過,當我們努力讓設計「更容...
在上一篇我們聊過「為什麼要做無障礙設計」,當設計師真正動手時,就可以依照 WCAG(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網...
在上一篇簡單介紹了「無障礙設計規範:WCAG 2.1」,而遵循規範不是只為了取得標章,更是為了讓更多人能真正使用你的設計。 所以今天我們來看看設計師必須知道、能...
在無障礙設計的觀點中,排版不只是美學,而是讓資訊「可被看見、被操作、被理解」的結構。 對有視覺障礙、注意力困難或行動障礙的使用者來說,一個好的版面可以是「我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