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3 iThome 鐵人賽

DAY 6
0
Web 3

Web3 X 公共財系列 第 6

Day 06- QF 、迭代 與 Allo Protocol

  • 分享至 

  • xImage
  •  

QF 平方募資法

平方募資法,相對於平方投票法,想嘗試解決的是,如何在投票過程中體現資眾公共財的公眾性,讓分配可更貼近於眾人普遍認為重要的事情而非少數人覺得特別重要的事情(對應著公共財的特性)。由 Vitalik Buterin、Zoë Hitzig 及 Glen Weyl 在 2018 年底提出的新概念:由眾人用自己的錢投票,而票值依樣根據投出去的錢的開根號方式,用這個開根號的加總比例,去分配一筆更大的資金(這筆資金來源可能是來自各種募款的總和,或是單一組織捐贈等等)。而後Gitcoin grants便使用這種投票->分配方式,用小錢分大錢,鼓勵人多比錢多重要;也非常推薦區塊勢這篇文章將三方角色及各自交換了甚麼以簡單而清楚的圖示表達。

Yes

Gitcoin 迭代

  而自從Gitcoin grants啟,早期Vitalik都會將每次grants 做一個系統性回報,包含哪些項目/多少錢/觀察到的事項及是否有可以更好的項目;Kevin Owocki也會再Twitter上邀請眾人針對每期的Gitcoin grants提出建議或反省;而這些討論再Gitcoin社群/GitcoinDAO也不斷發生與優化,讓每一次的Grants都努力解決上一期的問題。例如GG18相對於GG17,Layer2的引入解決了上次被大量批評「gas fee甚至比捐款花更多錢」這件事情,以及明天會提到的Gitcoin Passport更好的引入。

Allo Protocol

  昨天有提到Gitcoin正努力將自己的工具開源,拆解,普及化;而獎助金機制這塊將被併到一個大型的協議裡,協議名稱即是Allo Protocol。目標將再討論到資金分配時皆可模組化使用,旨在實現自動化和去中心化的資金分配。協議也顯示非一定要使用 QF, 不同的機制皆可以順利套用/銜接進入這個工具中,甚至未來如果有更好的分配機制亦可加入其中(QV, QF一直都有再進化,近期最有名的進化即是為了解決串謀發展出的Pairwise coordination subsidies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30921/20103331tt4PbNBVca.png

Allo Protocol vs Grant Stack

除了Allo Protocol,另一個Gitcoin主推的項目稱為grant Stacks,那這兩者差異在哪?
根據官網所言,自己簡易的理解為Grant Stacks做為一個已經整理好流程的no-code體驗(仍可調整,但改動幅度較小且難以課制化)而若是有自己的產品想要fit in 進入類似資金分配的流程可以使用Allo protocol或是自己有相較於現有機制更為新穎的機制/參數想設計,可以使用Allo protocol做為實驗的場域。


上一篇
Day 5 - RxC and Plural Voting
下一篇
Day 07 - GreenPill 與 Impact DAOs
系列文
Web3 X 公共財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