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0

Day.24使用者體驗細節

  • 分享至 

  • xImage
  •  

一、前言
到站資訊多半看一下就」,使用者要的不是長篇說明,而是一句話就懂:現在有沒有車、資料多久前的、要不要等。以下把常見情境整理成文案庫,搭配簡單寫作規則,之後做畫面或截圖都能直接套用。
二、文案寫作總則
•一句話先說重點:第一行只放關鍵資訊(有/沒有、多久前、是否異常)。
•數字靠右、詞彙固定:時間一律「x 分鐘前」,狀態詞固定(noData/suspended/last)。
•避免責怪語氣:不用「伺服器錯誤」,改用「暫時無法取得」。
•時間雙表示:畫面顯示「x 分鐘前」,細節保留 ISO 8601(tooltip)。
•地點與路線先:能帶路線名/站名就先帶,降低誤解。
三、時間與數字寫法
•顯示:「資料更新於 2 分鐘前」;「剛剛」(<60 秒)、1 分鐘前、2–59 分鐘、1 小時前、2 小時前…
•細節(滑過或次行):更新時間:2025-11-04T07:15:12+08:00(ISO 8601,含 +08:00)。
•單位:倒數用「分/秒」,距離用「公尺」,不混用。
四、狀態文案庫
1.A. 正常有資料(normal)
主行:{routeName} 即將抵達 {stopName}
次行:資料更新於 {relativeTime}(更新時間:{updateTime})
2.B. 剛好沒有班次(noData)
主行:目前沒有到站資訊
3.C. 末班已過(last)
主行:末班已過,今日不再發車
次行:最後更新時間:{updateTime}
4.D. 暫停停靠(suspended/臨時改道)
主行:本路線暫不停靠 {stopName}
次行:可能因改道或管制,建議改查其他站點
5.E. 資料較舊(新鮮度超門檻)
主行:顯示的是較早的更新
次行:資料更新於 {relativeTime},建議稍後再刷新
註記:平均 > 20s 或 P95 > 30s 即顯示
6.F. 查太頻被限流(429)
主行:查詢太頻繁,請稍後再試
次行:建議 {retrySeconds} 秒後重新整理(尖峰建議改看站牌)
7.G. 來源暫時無回應(超時/維護)
主行:暫時無法取得到站時間
次行:系統會稍後自動重試
8.H. 固定 vs. 即時不一致(班表異動)
主行:官方班次異動,以下以即時到站為準
9.I. 路況異常(事故/天候)
主行:路況異常,時間可能延後
次行:資料更新於 {relativeTime},請留意現場播報
五、列表與卡片的呈現規則
•路線卡:{routeName}(大字)/{etaText 或 狀態字}(中字)/更新:{relativeTime}(小字)。
•站點清單:每列固定三欄:站名|到站/狀態|更新於 …。
•空清單:顯示「目前沒有符合條件的站點」。
六、錯誤與備援的對應口吻
•來源打不到:用「暫時無法取得到站時間」,不要寫「伺服器錯誤」。
•真的沒車:用「目前沒有到站資訊」,不要用「錯誤」字眼。
•給舊資料:主行照常,次行一定寫「資料更新於 {relativeTime}」。
八、檢查清單
•所有時間都有相對時間+ISO 8601。
•所有「無資料」類情境,都不出現倒數)。
•所有錯誤情境都落在 A–I 的其中一條文案,不新增自由文字。
•行動按鈕一致:「重新整理」/「稍後再試」,不混用多種說法。
•中文標點一致(全形頓號、冒號;英文變數、時間用半形)。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