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232 是早期的 I/O 介面
USB 是近期的 I/O 介面
我的疑問是
為什麼有這麼多的 USB 介面應用
鍵盤、小燈、風扇、電視棒、讀卡機、保溫杯墊....
而當年沒有人想到在 RS-232 上面開發這些應用?
是技術限制?還是成本問題?
有人想過這個問題嗎?
至於 RS-232 與 USB 的差別
我查了一下參考資料
大致有下列項目
看起來 RS-232 應該比 USB 更容易被應用才對
或者有什麼是我沒看到的關鍵差別?
1.RS232 設計為一次接一個設備
RS232定義的是interface layer而不是application layer
RS232 cable 的兩端都得要寫程式去使用他
程式可以直接使用 RS232 或是透過 device driver 使用
2.USB 設計為一次可以接多個設備(eg. USB Hub)
由於 USB 的複雜協定, USB 只能透過 device driver 存取
3.對 developer 而言
RS232 的彈性較大
可以自行設定 baudrate, databits, hardware flow control
4.RS232 有 +5,-12,+12 三種電壓, USB 只有 +5V 一種
USB 有+5V /0.5A 的供電能力. RS-232C 的+-12V 是訊號的最大振幅,電流微弱,無法去推動任何的周邊,再 此界面為196x年代所制定的界面,傳輸速度 115200bps 已是極限.
嗯....
當時的電腦不夠好吧?又大又笨重
當時的電腦不普及....
當時的電腦不能隨插即用....
當時沒有漂亮的Windows環境.... 看電視....再說啦...
當時的電腦放個音樂都是個大問題.....
當時的電腦都是CRT螢幕.....不需要小燈......
當時還沒流行IC金融卡....讀卡機沒市場....
當時的CPU太雞肋..... 多媒體!?抱歉當時我還頭一次聽到....
縱觀上輪
RS-232 你真是生不逢時呀,
USB 時勢造英雄呀!
哈...我覺得重點就在...
RS-232需要DRIVER
USB幾乎都是隨插即用
這點我也不太記得
當年接modem時要不要裝DRIVER?
其實USB也要Driver只是都內建好在作業系統了…像隨身碟,都有內建的driver。但是如果是usb介面的截取卡,就要另裝driver
RS232,如果只是拿來做i/o也不用需driver!
直接指定com port就好了
to antijava
在我的記憶中,裝modem是要裝driver的
不過是可以用windows內附的driver
且要自行安裝..
to looney
謝謝, 因為我已經忘了
記得當時年紀小
用TELIX上BBS
好像是DOS環境???(忘記了..XD)
看起來五六年級的同學會可以先辦起來了
我先報名....
想起了當年玩BBS把ㄇㄟ的年代......
當年有10M的HD都是很豪華的電腦了...
在那個年代, 升級版的 286 是有可能把 386SX KO, 跟 386DX 打成平手的.
我的印象是拿著 3 張 5.25" 磁碟片開始玩起勇者鬥惡龍~~
5.25" 磁碟片-----這種東西已經進博物館了吧...
記得這種東西當年還有鐵氟龍的, 號稱防水, 我們真的把它拿去水洗, 再用吹風機吹乾, 真的還能用耶, 真的是很神奇的東西.
我當時的 286AT 有個 "20 Mb"的 Seagate "豪華"硬碟, 要價超過一萬, 上面裝了初代的日本光榮「三國志」, 使用了快5年....。
286-10 + 4MB的記憶體 + 80287 在跑浮點運算的時候, 幹掉 386SX-16 是綽綽有餘的.
一般PC後面 RS232的接頭頂多3個,有9PIN還有25PIN,要像USB一樣做那麼多個,那背板還能看嗎,且線材加接頭一多又變重,那是不是要再接個跳線架或RS232 HUB...呵
RS232屬於序列傳輸早期都是用這樣子規格
但是自從USB介面開始廣泛使用後
其實已經有廠商開始運用於介接網管設備螢幕或鍵盤滑鼠介面等等
只是看廠商願不願意投資這樣的使用介面
不然說時在的我也想用USB(接頭小線也比較細攜帶方便)
隨插即用與速度差異, 重要是硬體廠商 Intel 大力倡導 XD
玩了電腦20年了,只能說很多都是時代下的產物.
RS232與USB的技術都是建立在序列傳輸的基礎下,
換句話說,RS232可以說是USB的祖先,
當年就是因為有人在RS232下,發揮到極致
發現很多想要的東西都沒辦法作下去,
才另外規劃出新的USB介面,
事實上除了USB之外,也還有很多其他的介面.
還有當初還有一個很大的想法在RS232下面沒辦法克客服的
就是想要把電腦背後所有的線減少,
最好是能夠只用一條線連到所有的設備,連電源線都不要有最好
,這點也是Apple提出來的,希望能讓使用者能更簡單的使用
,也不會搞的桌上亂七八糟.
所以制訂了USB,運用更厲害的晶片及技術來解決這種問題,
不過這個目標還沒有完全達成.
至於RS232 的技術依然還是存在各種運用當中,
因為他是很基本傳輸技術,故很多工業設備等,都仍然還是使用RS232,我想他依然不會完全消失的
由於我的使用經驗偏向純軟
對於硬體的應用比缺乏
印象中對於RS-232曾經使用過的應用只有:
1.接Modem
2.接LapLink傳資料
3.兩部電腦對接(玩Falcon對戰)(要跳線)
4.外接自製MIC
我一直很想從電腦外接出一堆設備
然後由電腦去控制他
就像(APPLE][28種活用法)那樣
但是一直不得要領
to antijava
您可以玩玩PLC(Programmble Logical Controller)
to cdfu
多謝建議
我看了一下PLC教學http://www3.ee.nihs.tp.edu.tw/plc/01/1-5-main.htm
PLC的指令看起來有點像組合語言(我能接受)
但是到了第一章第5節(電路圖)
我就不行了(<===電子電路白癡)
沒那麼複雜啊, 科技發展的歷程就是如此, 其實跟人類歷史很像, 只是速度更快.
產品的發明是來自需求, 一開始 RS-233 主要是設計來作單純的數位訊號傳輸(0與1), 用於 Terminal, Modem等等, 但是, 隨著科技進步, RS-232的速度不夠了, 接頭又太粗大, 所以變得不夠用, 不過 RS-232 是非常簡單的裝置, 不需要裝 driver, 即便到現在還是很好用(管Switch, Router, 大型主機...等等).
除了RS-232, 過去電腦上還有很多的介面標準PCMCIA/PCI/SCSI/Parallel/Z-80/..., 過去的時代真的可說是百家爭鳴.
就像先有春秋戰國時代, 才會有秦帝國一樣, 當電腦產品在 Product Life Cycle 走到了成熟階段, 自然有人出來一統天下, 這也就是當年 Intel 帶頭, 找來了 Compaq, Microsoft, Digital, IBM, Northern Telecom 一起將 Serial Bus 統一, 也因此 USB 會命名為 USB 而不是 ISB or xSB.
既然, 大頭都出來將電腦外接介面統一了, 經濟規模效應開始發洩, 可以傳資料, 又有標準, 還可以提供電力, 自然什麼哩哩摳摳的產品都會出現.
RS-232 是1969年定義的,距今約40年
USB1.0是1996年定義出來的,距今約13年
兩者使用的年份和應用的方式似乎不太成比例
另外又想到一個問題
2036年(1996+40)的電腦上面還會有USB介面嗎?
USB 3.0 快出來了
之前曾看過一篇文章在討論 PC 上的這些 RS232 介面何時可以淘汰,而現在的新電腦也已經很少有這種介面(剩一個 COM1 & LPT1),有些體積小的甚至沒有,而現在還會用到的多半都是 SWITCH & ROUTER等設備(接CONSOLE),那就怪了,為何像 CISCO 這種大廠還堅持要用這種介面呢?
Cisco 大廠做這種特殊介面才能賺錢
比較不會有人想要動這種腦筋........
傳統的Hyper Terminal(超級終端機)還是用RS-232作為資料傳輸設定使用, 只要Hyper Terminal不死, RS-232的介面就會有存在的需求. 就好像3.5"的軟碟機一樣.
老兵不死, 只是凋謝.
感覺和 mrpan 類似,時代的問題佔最大因素
現在人的電腦和那個時代的電腦,乾脆用 2000 年來區分好了,光是電腦的外型,就可以分成 2000 年之前大多老氣,拿回家就是開 文書 就連上網也....奇摩站印象中也是在 1997 才出現,光是使用者的部份就讓開發者感覺就是那樣
甚至從 Windows 95 / 98 / Me / XP 一路看上來,時候的 OS 給我感覺到有娛樂這回事,小時候第一部電腦是給 98,上面的軟體動不動就要我填公司住址還有公司電話,更糟糕的是有些不填這些就不能 Pass ..... 話說我只是一般家庭使用者而已 Orz
那些問題直到 2002 年 XP 之後才有改善,之後的各式軟體才多彩起來,甚至是奇怪的硬體,像是 MSN 會打頭的小人偶或是電腦女僕 (http://yi-fan.no-ip.org/wordpress/?p=1099) 這些硬體時空上,不會出現在 2000 年以前
其實就和我們和老人的一些觀念瓜葛一樣 (爆),2000 年以前你在 RS-232 插上風扇應該會被實驗室裡面的人感覺你有毛病吧....現在大家感覺你是在那裡搞 Kuso .... 時代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