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從零打造一個部落格所需要考慮的方方面面,涉及框架選擇、需求及設計、開發和部署。本系列文會挑選 Astro 作為核心框架開發,並專注在探究過程中碰到技術的背景知識和觀念,與其他類似技術的比較。
我們在前幾講討論 SSG(Static Site Generator)時比較了許多知名的 SSG,包含入門較為簡單的 Jekyll、Hexo,追求效能的 Hug...
上一講我們聊了 Astro 和島嶼架構,將需要互動的區塊拆成一座座獨立的區塊,使得前端能載入最少的 JavaScript 達成必要的互動,讓網站的效能變得更佳。...
接續上一講專案的基礎建立後,我們已經能用基本的 Markdown 透過 Astro Layout 及其本身對 Markdown 格式的轉譯,產生出一篇 HTM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瀏覽過一些網站,放了一整面 Gallery 的圖片,但是每張圖片的載入速度都相當慢,會看到從圖片的最上方往下一條一條緩慢顯示,整體顯示出來的時間...
前面我們討論了如何透過 Astro 的 Layouts 並使用 Markdown 來建立文章,這些文章如果是放在 src/pages/ 下,則能夠自動被 Ast...
當文章數量多到一定的程度(幾十篇、上百篇)時,在瀏覽文章列表時通常就要考慮分頁了。 這是因爲就如部落格這類內容導向的網站,人們決定是否要閱讀全文,除了標題可能不...
上一講提到文章列表,能夠透過動態路由 .../[page].astro 搭配傳入 getStaticPaths({ paginate }) 中的 paginat...
我們在講建構會重複使用的元件時,曾經聊過純粹的 CSS 堆疊起來後可以很瑣碎。 當時舉例了從 Inline CSS 簡化到抽出 Class 共用,再到把巢狀的...
我們曾在部落格類型這講討論過動態網站 vs 靜態網站,兩者最大的差異就在於「資料庫」:動態網站通常將文章以純粹文字的形式存入資料庫,而靜態網站則是先建置成 HT...
上一講提到,如果在靜態網站內想要即時的記錄和顯示文章的瀏覽數,跑不掉的還是需要一個「儲存」數量的地方。例如第三方的服務如 Google Analytics、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