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寫代碼比我還快,Copilot提示比我還準,那身為工程師的我們到底還剩什麼價值?答案是:AI可以幫你寫代碼,但它不會幫你思考「為什麼要這樣寫」。
本系列《AWS架構師的自我修養》正是為此趨勢而生。透過30天的系統性討論,我們將探討如何在AI解放coding後,專注於領域(Domain)驅動的實作方法。內容涵蓋五大核心能力:從業務需求分析的架構師思維養成,到AWS服務選型的系統化決策框架;從DevOps實踐的自動化流程設計,到可觀測性架構的企業級實現;最終整合為完整的雲端解決方案設計能力。
本系列適合3-5年經驗、想要成為真正能夠駕馭AI工具、設計雲端架構的現代工程師。
三大支柱的整合運用 讓我們先來看一個典型的場景: 問題: 客戶回報「結帳頁面有時會卡很久」。 從「指標」開始 (發現異常): 我們的監控儀表板(基於 M...
今天,我們將聊聊網站可靠性工程 (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SRE) 方法論,,將 系統可靠性 從一個模糊的概念轉化為一門可量...
實戰案例:AI 情感媒合平台的 SRE 實踐 理論的學習已經為我們打下了堅實的地基,現在,是時候親手蓋起第一座大樓了。 我們將模擬一場真實的 SRE 導入諮詢。...
想像一下,傳統的系統維運與測試就像一位建築師,設計了一棟自認為能抗十級地震的大樓。他做了所有的靜力學分析、電腦模擬,一切看起來都完美無瑕。但他從未真正讓這棟大樓...
在業界,我們看到太多團隊埋頭苦幹,卻像在濃霧中航行,做的多,成就少,甚至績效難以量化,勞心勞力換來了老闆的勞斯萊斯勞力士。 數據驅動的決策框架,就是我們在這片...
開場白:為何我們需要討論「債」? 想像一下,我們創辦一家公司。為了快速佔領市場,我們選擇了高利率的短期貸款,而不是走完正規的、耗時的募資流程。這筆貸款讓我們活了...
今天是在相對與技術相關的最後一章,我們來聊聊一個當大家專注於「如何建構」,經常忽略的 「為何而建」 以及 「建構的責任」。 今天這個議題,正是區分一個「碼農」與...
在業界,我們手中握有的從來都不是一張白紙。多數時候,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已經運行多年、承載著核心業務、程式碼盤根錯節的「單體系統 (Monolith)」。它就像一座...
今天應該是這個系列的最後一篇吧? Day30 應該會是講講這 6 年來從一個奧美公關=>數據分析研究助理=>全端工程師=>資深前端工程師&am...
寫在最後:一場追問「為什麼」的旅程 三十天過去了。 如果你問我這趟旅程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我會說: 不是學會了多少 AWS 服務的配置技巧,而是重新建立了一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