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鐵人檔案

2024 iThome 鐵人賽
回列表
自我挑戰組

資深產品設計師的產品設計思維 系列

想挑戰來寫關於資深產品設計師的產品設計方式,從設立產品的指標,到如何往下探索到該如何做設計並與商業思維有關,到衡量怎麼樣的設計是成功的,這一連串的思維如何串在一起。

另外關於很多設計師詢問懂程式會有什麼樣的優勢,也可以在這個主題中看到,產品設計師是如何將商業X科技X使用者串聯起來,該怎麼做設計取捨...等等思維,都是成為資深設計師必備之路。

參賽天數 25 天 | 共 25 篇文章 | 6 人訂閱 訂閱系列文 RSS系列文
DAY 11

指導風格的文化差異:從台灣到北美的設計師反思

我曾經參與過無數的台灣指導環境,不論是指導別人還是被指導,逐漸發現這裡有一種特定的指導文化。最近移居到北美後,我開始向在北美工作的設計師們詢問他們對我的經驗的看...

DAY 12

如何透過 ASO 提升自然下載量:產品設計與行銷的相互影響

除了 SEO 之外,ASO(應用商店優化)也同樣重要。無論使用何種行銷手法,最終都會引導用戶下載 APP。不僅如此,從 App Store 或 Play Sto...

DAY 13

發現問題:產品設計師如何在混亂中理出頭緒

工作多年之後,我發現,只要有系統性地思考,解決問題往往是容易被訓練的能力。但最困難的部分在於如何發現問題。身為產品設計師,我們最大的挑戰就是在混亂中找出真正的問...

DAY 14

在廣告與使用者體驗之間:如何平衡免費模式中的產品設計挑戰

之前提到的一個專案,目的是為免付費使用者設計觀看廣告的機制。這專案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在台灣市場中,我們面臨一個關鍵問題:市場規模小,加上不願意付費訂閱的用戶數遠...

DAY 15

設計師不應被理想化的使用者研究框架限制:實際經驗更能啟發設計思維

作為使用者體驗設計師,進入一間公司,若它非常注重使用者體驗,並且重視研究,讓設計師能夠每天沉浸在使用者需求中,這聽起來當然是很理想的情境。 然而,在北美找工作的...

DAY 16

指導風格的文化差異:從台灣到北美的設計師反思

我曾經參與過無數的台灣指導環境,不論是指導別人還是被指導,逐漸發現這裡有一種特定的指導文化。最近移居到北美後,我開始向在北美工作的設計師們詢問他們對我的經驗的看...

DAY 17

接受挑戰與問出問題:從設計師與工程師的合作反思

昨天與朋友聚會時,我得到了一個重要的反思。朋友說,在與高層的會議中,他注意到一位工程師直接詢問需求是否對齊 (align),如果沒有對齊,是不是應該先確定再來估...

DAY 18

設計與工程的平衡:請成為能夠被工程師挑戰的產品設計師

工程師與設計師在使用者體驗的理解上並不是對立的,而是從不同的角度出發。設計師往往認為自己站在使用者這一邊,但實際上,設計師的工作在於平衡商業、科技和使用者需求,...

DAY 19

邁入更資深的產品設計師,其關鍵是心態

在前幾篇文章中,我談到了批判性思維 (Critical thinking) 的重要性。透過這些內容,應該可以看出在設計領域中,批判性思維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根據...

DAY 20

Skills-Based Hiring的兩難:真的能找到合適的人才嗎?

到了加拿大後,我才聽說了所謂的 skills-based hiring process。本意其實不錯,旨在解決面試者有面試技巧卻在實際工作中技術不夠的問題。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