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防災資訊分散、艱澀,且民眾時常因預期心理抗拒學習。此專案旨在透過網站提供個人化且易於理解的災害物資準備方案,將複雜資訊轉化為可行動的指南,有效降低學習門檻,並提升全民防災意識與實踐力。
「韌性,不是抵抗風暴,而是學會在風暴中呼吸。」 在前二十天,我們談過系統架構、AI 模組、使用者體驗與部署實踐。 但在所有技術與策略背後,這個專案的核心其實始終...
「真正的防災,不在災難來臨時開始,而是在生活裡持續發生。」 在前一篇〈韌性思維〉中,我們談到心理的恢復力: 那是一種在混亂中重新聚焦、尋找可控之處的能力。 而今...
「設計的最高境界,不是讓人多做什麼,而是讓人什麼都不必做也能被照顧。」 在前一篇〈從防災到日常〉裡,我們談到如何讓防災成為生活節奏的一部分。 但問題是——即便我...
「真正的安全感,不只是有備而無患,而是心裡有光。」 在過去的章節裡,我們談過防災系統的設計、AI 的應用、以及使用者的心理變化。 但在所有韌性設計的理論中,有一...
「真正的防災,不是個人的準備,而是社會的共振。」 一、從個體到群體:心理韌性的外溢效應 心理學研究指出,個體的「安全行為」會產生模仿與情緒傳染效應。 當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