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19 iT 邦幫忙鐵人賽

DAY 7
2

各位有在 C 裡實作過物件導向程式設計 (OOP) 嗎?
這篇要來介紹 Rust 中的 struct 以及 OOP。

Struct

首先來介紹一下結構 (structure) , Rust 中宣告結構是用 struct 關鍵字,這跟 C/C++ 很像,不過不太一樣的是, Rust 中預設所有的成員 (member) 都是私有的 (private)。

struct Foo {
  pub public_member: i32,
  private_member: i32, // 這個結尾的逗號可加可不加,但是加上去是官方推薦的
}

結構讓你可以組合不同的型態,給每個欄位名字,最後組合出一個新的型態,在上面我們宣告了一個有公開的 public_member 與私有的 private_member 的 struct ,事不遲疑,我們寫個 main 來試用一下:

fn main() {
  let foo = Foo {
    public_member: 123,
    private_member: 456
  };
}

Rust 裡建立一個結構就像這樣,在前面放上結構名稱,後面則是各個欄位以及它們的初始值,如果你有接觸過其它的 OOP 程式語言,你應該有注意到哪裡不太對勁了,為什麼我們可以直接使用應該是私有的 private_member?這不是違反封裝了嗎?在 Rust 中私有的成員代表的是只能在這個 package 中存取 (你可以先理解為這個檔案,之後會詳細解釋 Rust 的模組架構) ,這就像 Java 的 package 修飾或 Kotlin 的 internal 或 C 中使用 static 的全域變數。

封裝是把資料對外部隱藏起來,只允許使用方法存取,避免外部直接存取資料而導致程式的邏輯錯誤

More Struct

如果欄位的名稱不重要,或是只是想建一個型態把其它的型態包裝起來的話
我們可以建一個 "tuple struct"

struct Foo(i32, i32);

這像 tuple 與 struct 的融合體,如果要存取資料的話也跟 tuple 一樣:

let foo = Foo(1, 2);
foo.0;
foo.1;

另外還有完全沒有資料的 "unit-like struct":

struct Bar;

這個比較少用到,通常是配合 trait 來使用的。

Impl

OOP 是把資料與操作資料的方法結合,借此模擬現實的東西,於是少不了的,有了資料自然要有操作資料的方法。

struct Person {
  name: String
}

impl Person {
  pub fn new(name: String) -> Self {
    Person { name }
  }

  pub fn say_hello(&self) {
    println!("Hello, my name is {}", self.name);
  }
}

fn main() {
  let john = Person::new("John".to_string());
  john.say_hello();
}

Rust 使用一個分開的 impl 區塊來幫 struct 實作方法,這邊建立了一個 Person 的 struct ,與建構子 new 還有一個方法 say_hello,方法可以設定可見度,在前面加上 pub 就會變公開的方法了,在 Rust 中並沒有指定建構子的名字,所以稱為 new 只是一個慣例,因為 Rust 不允許多型 (Polymorphism),也不允許函式的參數有預設值,所以在 Rust 中一個 struct 有多個不同的建構子也是常有的事,建構子所回傳的 Self 是一個特殊的型態,代表的是自己所實作的 struct ,在這邊你也可以寫 Person,不過如果要回傳自身都建議寫 Self ,因為它有一些好用的特性,在下一章會提到。

其中使用的 Person { name } 是個語法糖,當變數名稱與欄位名稱一致時,就可以把 Person { name: name } 簡寫。

若實作的 method 沒有 self 變數則代表這個方法是個 associated method ,它只是個跟 struct 搭配的方法而已,就像其它語言的 static method ,使用時要用 Person::new 來呼叫。

多型是指函式可以有同一個名稱,但使用不同的參數,這在 OOP 也是很常見的一個特性,比如在 C++ 可以建立 Persion()Persion(string) 兩個建構子,但接受不同的參數

say_hello 則是 Persion 的方法,而 self 是個特殊的變數,只會在實作時出現
它代表的是自己,如果要變成 struct 的方法則第一個參數必須是 self,同時宣告 self 時要決定使用什麼方式宣告,一般最常用的是唯讀的 borrow &self 這代表你會用唯讀的方式存取自己,另外還有 &mut self 這時候你就可以修改自己了,最後 self 這個比較少用, 若使用 self 代表你將會取得自身的所有權,呼叫這個方法將不再能存取這個 struct ,一般用在要將自身轉換成另一個型態,或是呼叫這個方法後自己就不再有效的情況。

大部份情況下還是使用 &self 居多,呼叫方法則是用 john.say_hello() ,Rust 在這邊會自動的把 struct 轉成 borrow 的型態。

Rust 中的所有的 function, method 都可以直接的存取與當成參數傳遞,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你可以使用 Person::say_hello(&john) 來呼叫方法,這其實有一種像在 C 中實作 OOP 的感覺,而上面的呼叫方式反而像是語法糖一樣。

建造模式 Builder Pattern

Rust 不支援多型,也不支援預設參數,所以當建構子的參數多時就顯的很麻煩,把所有成員都設成公開的又破壞封裝,所以在 Rust 中常會看到建造模式,建造模式是個設計模式,其將會使用另一個 struct 以一系列的方法來建造我們要的目標,以 Rust 的標準函式庫中的 std::process::Command 為例:

let output = Command::new("echo")
  .arg("Hello world")
  .output();
println!("{}", String::from_utf8_lossy(&output.stdout));

像這樣的方式就是建造模式,最後我們要拿到的目標是那個 output 變數,底下我們自己實做一個:

#[derive(Debug)]
struct Point {
    x: i32,
    y: i32,
    z: i32,
}

impl Point {
    fn new(x: i32, y: i32, z: i32) -> Self {
        Point { x, y, z }
    }
}

struct Builder {
  x: i32,
  y: i32,
  z: i32,
}

impl Builder {
  fn new(x: i32) -> Self {
    Builder {
      x,
      y: 0,
      z: 0,
    }
  }

  fn y(&mut self, y: i32) -> &mut Self {
    self.y = y;
    self
  }

  fn z(&mut self, z: i32) -> &mut Self {
    self.z = z;
    self
  }
  
  fn build(&self) -> Point {
      Point::new(self.x, self.y, self.z)
  }
}

fn main() {
    let point = Builder::new(1)
        .y(2)
        .z(3)
        .build();
    println!("{:?}", point);
}

Playground

這邊假設了 x 的值是必要的,另外兩個都可以用 0 當預設值,這樣就可以只指定想要的東西了。

另外這邊還出現了 #[derive(Debug)] ,這是什麼呢?
下一篇我們要來介紹 trait ,與泛型 (generic) 。


上一篇
Lifetime: Borrow 的存活時間
下一篇
Trait 與泛型 (Generic)
系列文
30 天深入淺出 Rust33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