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談完了將 SASS 轉成瀏覽器看得懂的 CSS,今天談的工具:gulp-postcss 與 autoprefixer,則能幫 CSS 兼容各個瀏覽器的私有前綴 CSS 屬性,例如 webkit-
。不過先來些名詞介紹好了
在前端工程化後,很多時候編寫 HTML、CSS、JS 時已經不是直接寫完全原生的語法,而是擴充後的語法。例如,EJS、Pug 可以經過編譯後變成 HTML;CoffeeScript、ClosureScript、ES next(尚未被瀏覽器完全支援的 ECMAScript 草案)可以轉成 ES5;而 CSS 呢,則可以透過 SASS、LESS 等 CSS 擴增語言來轉成。
不過,對於 CSS 來說,光從 SASS 生成 CSS 可能還不夠。因為每家瀏覽器可能對 CSS 的支援度不一樣,而且瀏覽器本身不同版本時所支援的 CSS 屬性也可能不同。這時,我們就需要再對 CSS 做一次處理,像是替 CSS 樣式添加上瀏覽器的私有前綴。
因為 CSS 開發過程有很多的產物,所以我會分階段去理解他們在幹麻:從 SASS 被轉成 CSS 的過程,我稱之為 precss;而幫 CSS 再後續添加瀏覽器前綴、或是壓縮 CSS 碼的過程,我稱之為 postcss。
目前我們在用的網路,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WWW)的概念是在 1989 年出來的。1991 年後,各種能夠連上這種網路瀏覽內容的程式,就被稱為瀏覽器(web browser)。
如今網路的優點是很開放多元的,但反過來說,規範與實現也很不一致。例如,W3C 組織在 1996 年推出第一版 CSS,但其他很多家瀏覽器卻沒有好好的去實現這個規範,或是只實現自家瀏覽器能用的樣式語法。直到 2003 年有設計師用 Zen Garden 推廣 CSS 的重要性後,許多開發者才開始重視 CSS。
這些只有自家瀏覽器能用、實驗性質的 CSS 屬性,為了不要和正式的 CSS 屬性混在一起,就會在前面加上瀏覽器代號的前綴,這樣就不會搞混了。MDN 上提到目前主流瀏覽器引擎的前綴如下:
以下是 wiki 的使用範例:
/* Cross-browser css3 linear-gradient */
.linear-gradient {
/* Gecko browser (Firefox) */
background-image: -moz-linear-gradient(top, #D7D 0%, #068 100%);
/* Opera */
background-image: -o-linear-gradient(top, #D7D 0%, #068 100%);
/* older Webkit syntax */
background-image: -webkit-gradient(linear, left top, left bottom,
color-stop(0, #D7D), color-stop(1, #068));
/* Webkit (Safari, Chrome, iOS, Android) */
background-image: -webkit-linear-gradient(top, #D7D 0%, #068 100%);
/* W3C */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bottom, #D7D 0%, #068 100%);
}
簡介完 postcss 的用途以及瀏覽器前綴是什麼之後,就可以回過頭看 gulp-postcss 和 autoPrefixer 要怎麼用了。CSS 檔透過 gulp.scr()
可以讀取 CSS 檔,並透過 pipe()
將 stream 傳給 postcss()
。
postcss()
可以接受一個 processors 陣列當作參數。該陣列會放入能在 postcss 階段做些事情的 postcss plugins,例如 autoprefixer 能夠幫 CSS 將上瀏覽器前綴、cssnano 能夠壓縮 CSS 碼。
export function scss() {
const processors = [
autoprefixer()
];
return gulp
.src(["./source/stylesheets/**/*.sass", "./source/stylesheets/**/*.scss"])
.pipe($.postcss(processors))
.pipe(gulp.dest("./public/stylesheets"));
}
前面提到,autoPrefixer 可以替 CSS 部份較新的屬性加上瀏覽器前綴,讓同一份 CSS 可以相容在更多的瀏覽器上。而且,autoPrefixer 還能夠指定要相容於多早之前的瀏覽器版本。靠的就是在專案根目錄底下,新增 .browserlistrc 檔案。
# Browsers that we support
last 5 version
> 1%
IE 10 # sorry
更詳細的設定可以在 browserlist 的 github 頁面查看。至於這份 browserlist 清單是參考哪裡的呢?答案是前端工程師常常會參考的 Can I use 網站。可以說用了 autoPrefixer 並搭配 browserlist 的話,就跟著採用了會實時更新的活字典呢。
今天是「CSS 的處理」系列的第三天,談到了 precss 與 postcss 的觀念,以及瞭解透過 autoPrefixer 可以幫 CSS 加上瀏覽器前綴,讓更多瀏覽器能吃到同一份 CSS。明天將會提到 CSS 的壓縮。
npm
postcss
瀏覽器前綴
broswer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