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我試玩過 CC: Tweaked Disk Drive、Speaker、Printer、Monitor 等電腦週邊
而他們都有一樣的限制:只能接在電腦前後左右上下六個方位
而實際上我至少要保留一個方位來操作電腦,所以只能最多安裝五個周邊
但這些週邊設備跟電腦全擠在一起,實在很難看 .....
今天就來試試新的道具:Wired Modem 和 Networking Cable
如圖,把需要連線的設備,包括電腦本身,都裝上數據機和網路線
接著對電腦和設備雙方的數據機按滑鼠右鍵「使用」
會看到數據機出現紅色邊框,並播放一段語音,說明連線或斷線的設備,例如
「Peripheral "drive_0" connected to network」
「Peripheral "speaker_1" disconnected from network」
當電腦方與設備方的數據機都出現紅色框,並且用網路線連接後,這些網路設備就準備就緒了!
如果你在麥塊事業有點大
你甚至可以搞個磁碟陣列,多個印表機 XD
不過同時寫入多個磁碟,這看來得自己寫 Code 處理了
或是設計個多聲道環繞音響,前後左右都接 Speaker
外接完所有設備後,再回去電腦上打指令
peripherals
就會列出類似這樣的畫面
不過這時候我已經搞不清楚誰是誰了,那些編號是全自動的
我沒找到方法可以自定義設備名稱,這點美中不足
以往週邊設備直接放在電腦旁邊,就是這樣取得
peripheral.wrap('left') -- right, top, bottom, front, back
用網路線接起來的設備,則要看它被命名的編號,例如
peripherals.wrap('printer_2')
peripherals.wrap('drive_1')
也可以用 peripheral.find 一次取得所有同類的設備
例如取得所有音響,並讓他們同時,或些微時間差播放不同樂器的聲音
beeMusic = { 4, 2, 2, -1, 3, 1, 1, -1, 0, 1, 2, 3, 4, 4, 4, -1 } -- 小蜜蜂
volumn = 1.0 -- 音量大小
speakers = {}
peripheral.find('speaker', function(name, obj)
table.insert(speakers, obj)
end)
for _, v in ipairs(beeMusic) do
if (v >= 0) then
speakers[1].playNote('harp', volumn, v)
sleep(0.05)
speakers[2].playNote('harp', volumn, v)
sleep(0.05)
speakers[3].playNote('bell', volumn, v)
sleep(0.05)
speakers[4].playNote('guitar', volumn, v)
sleep(0.35)
else
sleep(0.5)
end
end
最後,還是不忘了來個三螢幕XD
那數據機的功能就這樣了嗎?當然不是
名為數據機,當然還要有更強大一點的網路功能
下一回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