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高可用性架構的概念後,
我們可以了解到,我們做這些「超前部屬」,
其實都是為了我們的 服務不中斷,資料不遺失
也就是說
當真的今天災難來襲,我們會需要擬定我們自己的「災難備援」措施
而從高可用性架構到災難備援的路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備份」
說到AWS上的備份,最常聽到的就是硬碟快照(Snapshot) 以及 EC2 映像 (AMI)
我們來看看兩者的差異 ~
定義:
快照是EBS(Elastic Block Store)磁碟區在特定時間點的資料備份
特性:
主要用途:
應用場景:
常見應用:
貼心小提醒:
災難復原演練建議每季 or 每年做一次,
定期來檢視我們的高可用性架構及備份可達成我們的預期
另外,快照建立生命週期也是非常重要的,
依服務需求,來制定快照保存時間,如果一直沒有做釋放的動作,快照成本就會不斷增加!!
定義:
AMI 是一個可啟動伺服器的模板,包含網路、應用程式和設定。
特點:
主要用途:
應用場景:
常見應用:
貼心小提醒
很多人會不太清楚 Snapshot 和 AMI 的差異,
我們可以把 Snapshot 想成,以虛擬磁碟為主來備份,
也就是說所有有用到 AWS EBS 的服務都可以使用 Snapshot 備份
而 AMI 較常複製整個 EC2 的環境,以 EC2 為主來還原一模一樣的環境。
資料備份:如果只需要資料備份的情況,使用快照比較適合
系統部署:如果需要快速部署完整的系統環境的話,使用 AMI 更有效率
靈活性:Snapshot 提供更高的靈活性,可以用於建立不同大小或類型的 EBS 磁碟區
啟動速度:AMI 允許更快速啟動新執行個體,因為包含了預先配置的環境
常見應用:
在許多情況下,這兩種服務是互補的 !
使用快照備份關鍵資料
建立包含應用程式和配置的 AMI
在復原或擴充時,使用 AMI 啟動新實例,然後附加基於快照建立的 EBS 磁碟區
透過正確使用快照和 AMI,
可以實現高效的備份策略、快速的部署流程和強大的災難復原能力
那麼明天來看看實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