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聊到選擇方案的時候,不外乎就是好用跟多少錢
一般人,通常第一直接就是,就給我一個real – time吧 ,我的環境 always on 完全不會死掉 !!
欸 ? Real – time 嗎 ? 太好了 ! 肥羊來了 !! 兩倍的價錢阿~~
其實隨著RTO/RPO越小,也就是伺服器斷線時間越小/失去的資料越少,價錢當然也就越高
我們更應該要去檢視自己的架構,不應該盲目追從最高級的方案,應該得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
從 RPO/RTP 設定層級中,
由 小時 > 分鐘 > 秒至分鐘 > Real Time 來分類
越往右的方案,恢復時間越少,成本也越高 !
以下圖為例,可以看到在第一個可用區運行的服務,建立快照至第二個可用區預備
當災難來襲時,使用第二個可用區的快照來建立服務
簡易架構圖:
舉例:跨區域備份/跨帳號備份 – S3開啟 Cross-region backup
使用AWS服務(如Amazon S3)來儲存和管理數據備份
在災難發生時,可以從這些備份中恢復數據
適用於對恢復時間和恢復點要求不是非常嚴格的場景
可以參考Day 19 高可用性架構 > S3 跨可用區複寫資料
簡易架構圖:
舉例:AWS 雲原生的Database – Aurora
他會預設你做一個主從式架構,如果使用RDS則是可以自己建立主從式架構 !
在次要地區建立一個最小化的關鍵核心環境(例如資料庫的一個只讀副本)
災難發生時,可以快速擴展到完整的生產環境
較低的成本相對於全面運行的DR站點
可以參考Day 20 高可用性架構 > 雲原生資料庫 AWS RDS Multi-AZ
在次要地區運行一個縮小規模的實時環境
災難發生時,迅速將流量切換到這個次要地區,並根據需要進行擴展
簡易架構圖:
舉例:AWS DRS (AWS Elastic Disaster Recovery)
可以快速、可靠地復原內部部署和以雲端為基礎的應用程式,從而最小化停機時間和資料遺失
在主要可用區和次要可用區中間
有複寫主機不斷的在將主要可用區服務的資料複寫至次要可用區的EBS磁碟區中
直接在次要地區複製一模一樣且同時運行的架構 !
簡易架構圖:
說到這邊大家會發現,其實『災難備援 DR 這回事』,
和我們前幾天所說的『高可用架構』、『備份』有非常大的關聯
明天就來大家看看,之前沒提過的 AWS RDS (AWS Elastic Disaster Recovery) 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