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資訊領域,回家照顧家人再到製造業上班,算一算也將近五年的時間,中間一度認為自己終其一生只能這樣,沒有其他選擇了,但是真的這樣嗎?還是自己不敢重來呢?
我想我的起點大概是想要完成小時候在動畫漫畫裡,看到的機器人--剛但。
高中時,我選擇電機電子,到了大學選擇資訊管理,接觸程式語言後,我以為只要會寫程式我就可以完成動畫裏頭的機器人。大學時期其他的科目,像是動畫、多媒體,軟體管理都不在我的選擇之內。因此直到大學畢業,我對未來(畢業之後)沒有明確的目標。
先來定義一下**"我沒有明確的目標"**指的是
儘管學校總會在大學四年級時邀請畢業的學長學姊回來分享他們的職場故事,可是別人的故事只屬於他自己,聽著別人的故事反而讓我 對於未來的路要怎麼走更加茫然。
看這身邊同學有些已經有了工作offer、決定軍旅生活、抑或是拿到研究所入門票,這些都讓我感到不自信與焦慮。最後幸於畢業前夕收到實習單位的老師的邀請,從實習再到畢業後在前端工程師這份工作將近3年的時間讓我看見資訊領域的一角,這段期間我接觸、學習UI、UX、需求分析、JAVA工程師、資料庫工程師、專案管理、團隊合作。
全職照顧家人將近2年的時間,在重回職場尋找相關專長的工作時,我卻害怕了。害怕有著空窗期的時間找不到工作,害怕離開職場這麼久了,資訊領域的技術更新速度真的很快,過去學的技術與能力還可以嗎?
錢沒了可以再賺,朋友沒了可以再交,愛情沒了可以再談,工作沒了可以再找。 @faydea.j
我們從出生是一無所有,所有事情都是從頭開始,為什麼長大後的我們開始害怕從頭開始?
很多年後的現在,再決定繼續寫程式的時候,我才明白這幾句話的道理。
儘管我知道我可以有更好的舞台去發揮,我卻不知道該如何振作起來。
我無法向身邊的親友訴說我的不安,於是我選擇接受別人對我的期待,而我卻無法做到這些期待,這樣的無力感與自我否定逐漸讓我在後來選擇工作的時候是抱持一種只要有工作可以跟親友交代,這樣就好,
珍惜谷底,因為你會在這裡看見很多真相。現在的迷茫、焦慮、不安都是未來成功的養分! @faydea.j
你可以選擇谷底是終點,卻也可以選擇是轉折點
在製造業的第一年,作業員的角色領著基本薪資,家人們都勸我不該如此,紛紛奉勸要我盡快離職,朋友們說這樣太可惜,然而我想證明我在其他領域也可以有價值,於是我這不服輸又不想被人看輕的個性,沒有離職。反而努力拓展自己在學習面的技能,讓我在一年的時間就被主管看見,我覺得我似乎在這份工作找回了信心。
我們一直在追求的、尋找的,始終是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以及想要成為甚麼樣子的人
或許些人可以從起點一路直線的、順暢的走到終點。不過也會有一部分的人會跌倒、會迷路、會重來、經過彎彎繞繞才會走的終點。不過這些都是成長的一部分!@faydea.j
在製造業的第一年不久,2021年11月是第一次職涯諮詢,探索期間一直到2023八月,透過Between Gos的職涯諮詢讓我從不認識自己到漸漸尋找自己之於工作的三觀:價值觀、人生觀、金錢觀,也開始讓我盤點自己過往的經驗、技能、專長。
我知道我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個性,興趣廣泛,初步盤點的結果讓我感到恐慌,因為興趣廣泛卻也甚麼都不精通。因此我仍然然沒有勇氣離職。
有幸讓主管看見自己的能力,從基層作業員晉升至管理職,展現高度學習力與責任感。
不過卻也開思考這樣真的好嗎?目前這樣的生活真的是我要的嗎?
因此我開始思考,目前這份工作還能讓我發揮哪些專長、還能不能繼需學習新的事物、也開始尋找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以及自己在工作上要的究竟是甚麼?
第二次的職涯諮詢是在2023年8月大概為期1個月,因課程及講師方面的因素最終退課雖然可惜(不過講師是有說明清楚狀況與退費的)。
透過前一次的諮詢,讓我在這份工作找到我想要的工作價值觀
當時的我認為這應該是外商的方向,因此聯絡了一個自己在IG上追蹤很久的外商職涯諮詢帳號,雖然時間不長,卻在這一個月中掌握自己求職缺陷---盤點職場技能以及量化自己過往的經驗。
於是我又開始翻書翻記憶,也詢問過往的同事關於我的職涯過往,反正就是先找出自己過去在職場上做的事吧XD
在翻閱自己過往的工作回憶時,順便用上自我察覺的個人特質,我發現現在的自己儘管已經在工作有所自信,也能夠與人侃侃而談,卻發現了自己總是處在一個不安、小心翼翼的狀態下。
人生課題這四個字大概是在疫情期間開始逐漸被人所知,其他類似的還有:身心靈、原生家庭、童年創傷...等
每個人的人生課題都不盡相同,我的人生課題是對自己的匱乏、對自己的否定、以及相信他人就能夠帶給我結果(較為俗氣的說法---迷信)
在2023年11月-2024年2月為期四個月我開始接觸心理諮商,探討自己對工作產生焦慮、不自信、不安的原因。
在2023年11月在一個前端工程師的群組中認識一位職涯諮商師。在諮詢期間,當中也有陸陸續續面試其他工作,當被問到自己的3-5年後發展時,腦中浮現的畫面是自己坐在電腦桌前寫著程式,當下我意識到自己還是喜歡寫程式的時候,會覺得為什麼不給自己機會再去嘗試呢?
意識到這點又緊急約了好幾次的諮詢,反反覆覆確認,我發現在現在的工作中我熱衷於解決問題、發現問題,因此當一個問題被解決、成功改善流程了,讓作業更加順暢、提高效率。這樣的結果讓我很有成就感,在諮詢的過程中,我確定了我想要往後端的方向開始。
也是在諮詢的期間,我發現了我想做的事情大部分都跟後端有關,於是
你真正的對手不是困境,而是不敢跨出那一步的自己
你以為地放棄,是害怕感變
你以為的沒辦法,是沒有勇氣開始 @faydea.j
改變很難,但要有勇氣踏出那一步,更難。
JAVA、Python這兩種語言,我選擇先學習JAVA,幫助自己打底,之後在學習Python。現在是家教的第10堂,有很多進度要趕上,這幾天開始著手寫一個系列文章,紀錄上課內容內化為自己的基底:名稱暫定為JAVA的20堂課。
然而自己還是喜歡的東西為什麼不給自己機會再去嘗試呢?
我已經見過最差的風景了,失敗了不成功了還能比現在的情況更差嗎?
「如果人生是一場遊戲,以前的我沒有自己的遊戲規則」
「現在我知道自己的遊戲規則是什麼,跟別人相處的時候,知道自己的規則是什麼,更可以知道怎麼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