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進一步保護醫療的數據,首先就必須了解醫療數據的特性,以及認識到醫療資訊安全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也能初步熟悉HIPAA、GDPR等法規及FHIR標準。最重要的是能夠為後續加密、存取控制與程式實作打下基礎。以下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理論重點、案例分享以及簡單程式示範。
一、理論重點
高敏感性:包含病歷、用藥紀錄、檢驗結果、個人識別資訊。
高價值:駭客可用於勒索或非法交易。
多樣性:結構化資料(病歷表格)、非結構化資料(醫師筆記、影像)。
Confidentiality:機密性 → 防止未授權存取。
Integrity:完整性 → 確保資料未被竄改。
Availability:可用性 → 系統與資料需隨時可用。
3.主要法規
HIPAA(美國醫療隱私法):保護病患健康資訊,要求加密、存取控制與稽核。
GDPR(歐盟個資保護):強調個人資料權利,包括醫療資料。
FHIR 標準:醫療資料交換標準,便於資料互通,但同時需注意安全。
4.醫療資安挑戰
病歷資料外洩、勒索病毒攻擊醫院。
IoT 醫療裝置漏洞被利用(血壓計、心電圖機)。
雲端醫療平台的資料存取與權限控管問題。
二、案例分享
2019 年某醫院遭到勒索病毒攻擊,駭客將病歷系統鎖住,導致數百筆病患資料無法即時查詢。這不僅影響醫療流程,也可能危及病患健康。最終,醫院因損失系統運作與資料被鎖造成經濟損失數十萬美元,並必須支付高額贖金或花費大量資源復原系統。
這個案例提醒我們,醫療資料的安全保護不只是技術問題,更直接關係到病患安全與醫療服務的可持續性。如果醫院事先對資料進行適當加密、建立完善的存取控制與權限管理,並定期備份關鍵資料,即便遭遇勒索病毒攻擊,也能降低損害,快速復原系統並保護病患隱私。
三、簡單程式示範
#假設病歷資料範例
patient_record = {
"patient_id": "P001",
"name": "王小明",
"age": 35,
"diagnosis": "高血壓",
}
#顯示病歷資料
for key, value in patient_record.items():
print(f"{key}: {value}")
以上為在Visual Studio Code中執行的結果,重點為讀取一個病例範例JSON,並理解醫療資料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