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5
0
生成式 AI

一起來打造 PTT 文章智慧問答系統!系列 第 25

【Day 25】如何降低向量資料庫的成本 - 最佳化策略分享

  • 分享至 

  • xImage
  •  

Hi大家好,
這是我參加 iT 邦幫忙鐵人賽的第 1 次挑戰,這次的主題聚焦在結合 Python 爬蟲、RAG(檢索增強生成)與 AI,打造一套 PTT 文章智慧問答系統。在過程中,我會依照每天進度上傳程式碼到 GitHub ,方便大家參考學習。也歡迎留言或來信討論,我的信箱是 gerryearth@gmail.com


昨天我們介紹了 Embedding 模型比較,並決定使用 Google gemini-embedding-001 作為我們的主要模型。今天的主題比較實務:如何降低向量資料庫的使用成本?

隨著系統資料量增加,向量資料庫的儲存與檢索成本會快速上升,如果沒有最佳化策略,費用可能遠超預算。本文將分享幾個常見的成本壓縮手法,並結合實際案例分析。


今日目標

  • 理解為何向量資料庫成本會持續上升
  • 探討常見的成本組成項目
  • 分享降低成本的最佳化策略
  • 提供適合本專案的實務做法

為什麼向量資料庫會貴?

在檢索增強生成(RAG)應用中,向量資料庫的主要功能是 儲存文本向量(Embeddings) 並提供高效的相似度檢索。
成本上升的原因主要包括:

  1. 資料量增加
    每個 chunk 會產生一個向量,儲存空間會隨文章數量線性增加。

  2. 索引與檢索運算
    向量檢索需要高效索引,大量查詢時會耗費計算資源,推升成本。

  3. 高維度向量
    向量維度越高,占用儲存與運算資源越多。


向量資料庫成本組成

以 Pinecone 為例,成本通常來自以下幾部分:

  • 儲存空間:存放向量與元數據的費用。
  • 讀取與檢索請求:每次查詢會產生額外運算成本。
  • 節點規模:資料量大時,必須升級計算節點(或副本數)以維持效能。

因此,成本最佳化的重點在於 減少儲存量降低檢索負荷


降低成本的最佳化策略

以下是實務中常用的 5 大策略:


1. 控制 Chunk 大小

  • 問題:切割太細(如 100 tokens),會產生大量向量 → 儲存成本爆炸。

  • 解法

    • 預設使用 300 tokens + 60 overlap,在語意完整與段數之間取平衡。
    • 避免過度細分,否則檢索效果未必提升,但成本大增。
  • 成本影響:減少向量數量 → 儲存與檢索費用同步下降。


2. 使用稀疏索引或混合檢索

  • 結合 稀疏檢索(BM25)向量檢索,先用關鍵字縮小候選集,再進行向量比對。
  • 優點:減少需要計算相似度的向量數,降低運算成本。

3. 向量壓縮與量化

  • 對向量進行 降維(PCA)產品量化(PQ),可將 768 維壓縮成 256 維甚至更低。
  • 優點:降低儲存與計算需求。
  • 風險:壓縮過度會影響檢索精準度,因此要測試壓縮比例。

4. 移除低價值資料

  • 清理無效 chunk,例如:

    • 過短或過長的段落
    • 無實質資訊(如純表情符號、無意義文字)
  • 好處:避免浪費儲存空間在低價值資料上。


5. 批次更新與刪除

  • 當資料更新頻繁時,採用 批次更新 代替即時寫入,可節省操作成本。
  • 同時,定期刪除過期或不常用的資料,保持資料庫精簡。

專案實務建議

針對本專案(PTT 文章問答系統),我的建議策略:

  • chunk size 設為 300 / overlap 60 → 在檢索精準與成本間取得平衡。
  • 選擇中型索引設定(Pinecone Pod 小規模即可)。
  • 定期清理短文或爭議無資訊文章
  • 若日後資料量暴增 → 考慮向量量化技術,或改用混合檢索架構。

明天 【Day 26】LLM 回答品質優化技巧 - Prompt Engineering 實戰 ,我們將深入探討 如何讓 LLM 產生更精準、有價值的回答,也就是常說的 Prompt Engineering


上一篇
【Day 24】Embedding 模型比較 - 選擇最適合專案的模型
下一篇
【Day 26】LLM 回答品質優化技巧 - Prompt Engineering 實戰
系列文
一起來打造 PTT 文章智慧問答系統!27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