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彈珠模擬到 Odoo 進銷存
——醫院耗材管理與數位金融思維的結合
🌐 引言:醫療機構與數位管理的挑戰
在醫院日常營運中,耗材管理(medical consumables management) 是最困難卻最關鍵的一環。手術刀片、血液試劑、口罩、防護衣、針劑,這些東西必須「準時有、數量對、品質好」。一旦缺貨,會延誤手術或檢驗;一旦過量,就可能過期報廢。
這正是 Odoo 進銷存(Odoo Inventory) 可以發揮的地方。它背後的邏輯與數位金融相似——靠大量模擬(simulation)、馬可夫鏈(Markov Chain)、神經網路(Neural Network)、暴力統計(Brute-force Statistics)、推薦系統(Recommendation System),找到「最佳補貨點」。
🎲 模擬(Simulation)與耗材需求預測
定義:模擬是利用隨機樣本大量實驗來逼近真實數值。
醫院例子:
假設放射科一年平均用掉 10 萬支注射針,每次抽樣的需求可能不同。
如果我們模擬 100 次採購,數據波動可能很大;但模擬 10 萬次,需求曲線就會逐漸逼近真實情況。
結果:系統可以計算出「安全庫存」與「再訂購點」。
Odoo 功能:Reordering Rules(再訂購規則)自動提醒補貨。
🔗 馬可夫鏈(Markov Chain)與醫院流程
定義:馬可夫鏈是一種「狀態轉移機率模型」,只看現在,不需要回顧所有歷史。
醫院例子:
病人狀態:門診 → 住院 → 開刀 → 加護病房 → 出院。
耗材需求:病人進入「住院」狀態後,轉換到「開刀」的機率是 30%。若進入開刀,手術耗材(手套、刀片、縫線)的需求就會大增。
Odoo 功能:Workflow(流程管理)能根據病人狀態,預測下一步耗材需求。
🤖 AlphaGo 與 Odoo 自動化學習
AlphaGo 思維:透過自我對戰(self-play)不斷優化策略。
醫院例子:
初期:靠醫材管理師設定固定「每月補貨清單」。
中期:Odoo 透過歷史資料,學習哪些科室會突然增加需求(例如疫情期間口罩、防護衣暴增)。
後期:系統自我學習,能在「新型流感病人暴增」時自動調高呼吸器與抗病毒藥物的備貨。
關鍵點:醫院耗材的補貨計畫,不再完全靠人力,而是系統「自動模擬未來情境」。
🧠 神經網路(Neural Networks, NN)在醫院應用
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分析一般耗材需求趨勢。
例子:預測「急診科」每週需要多少輸液袋。
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處理影像數據。
例子:自動辨識 X 光片、MRI 影像,提醒是否需要特定造影劑。
DNN(Deep Neural Network):分析文字或非結構化資料。
例子:自動讀取 PDF 醫材報價單,轉換成 Odoo 採購單。
Odoo 整合:結合 OCR 模組與 AI,可以讓「藥材倉管」自動化處理報價與驗收。
⚡ 暴力統計(Brute-force Statistics)與醫院大數據
定義:用超大運算力,直接算完所有可能性。
醫院例子:
系統每秒模擬數十萬筆資料:
哪個科室會先缺手套?
哪個月份血液試劑最容易報廢?
哪個藥品會因健保點數下降而消耗減少?
實務應用:
Odoo 與醫院 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整合,對「用藥紀錄、住院天數、診斷代碼」做交叉比對,找出耗材需求高峰。
🛒 推薦系統(Recommendation System)在醫院銷耗材
定義:推薦系統根據使用者歷史行為,推測未來需求。
醫院例子:
東森零售只針對 2 萬高價值客戶做行銷;醫院管理耗材時,也要找出「高耗材科室」。
例如:
心臟外科:高比例使用支架、縫線。
腎臟科:高比例使用透析管路。
放射科:高比例使用造影劑。
系統針對這些「大戶」科室自動生成補貨建議單。
Odoo 功能:利用銷售模組與存貨模組串接,建立「需求推薦清單」。
🏁 結論:醫院管理的核心啟示
模擬(Simulation) 幫助醫院預測耗材缺貨風險。
馬可夫鏈(Markov Chain) 對應病人狀態轉換,及早準備所需耗材。
神經網路(Neural Network) 協助辨識影像、文件,自動化管理流程。
暴力統計(Brute-force Statistics) 靠大數據找出真正的風險點。
推薦系統(Recommendation System) 精準抓出「耗材大戶」科室,提升效率。
💡 最終比喻:醫院管理耗材,就像下圍棋。
不只是看「當下一步」,而是模擬未來走勢。
借助 Odoo 的數位金融思維,醫院不再只是「買夠用就好」,而是 智慧預測、降低浪費、提升醫療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