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模型
應用層:
主要負責應用程式的資料接收與傳送,提供使用者網路服務。
表達層:
主要負責格式轉換和加解密,將應用程式的資料格式轉換為網路傳輸標準格式或是轉換為應用程式可讀格式。
會議層:
確定網路連線建立。
傳輸層:
確保封包能正確抵達目的地。
主要協定有可靠連線TCP,透過三次握手確保傳輸的可靠性與完整性。
不可靠連線UDP,傳送資料前不建立連線因此傳輸快,但可能出現資料遺失或順序錯亂,通常用於串流撥放
網路層:
定義建立連線的路徑。
主要協定有IP,將目的IP、來源IP地址、傳輸資料封裝成封包。
資料連接層:
分為MAC與LLC,負責實體訊號與軟體封包之間的格式轉換。
MAC是網路處理的主要資料包裹,也是就是實體層編碼成位元串的資料。
LLC負責處理邏輯上的鏈路控制、流量控制和錯誤控制。它提供一個統一的介面給上層的網路層,不論底層的實體網路技術(如乙太網、Wi-Fi 等)。
實體層:
負責硬體裝置之間的0、1位元串資料傳輸,如電纜、光纖、電話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