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1

限時停權為什麼這麼好騙?三招拆解+三條反制

  • 分享至 

  • xImage
  •  

今天先來講第一個案例:「限時停權」急件

那些「你的帳號將在 12 小時後停用,請立即驗證」的信或簡訊,為什麼會讓人一秒慌張點下去?

範例: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9/201791627jWmVcit9t.png

三大關鍵:

  • 稀缺/緊迫:時間倒數,逼你放棄思考(Cialdini 的「稀缺」原則)。
  • 恐懼:停權、罰款或失去重要檔案,利用人性厭惡損失。
  • 權威:偽裝成學校/銀行/官方,讓人相信對方就是行員。

這類訊息常見的 3 個套路

  1. 急字眼轟炸
    標題與內文會塞滿「立即、立刻、最後通知、帳號將停用」,同時訊息的語氣通常都會「逼你立刻行動」。

  2. 假權威 + 假入口
    寄件者名稱看起來像官方,但連結通往「長得很像」的假站,例如:
    www.paypal.com vs www.paypa1.com(用 數字 1 冒充 小寫 l)。
    一旦在假站輸入帳號、信用卡或一次性驗證碼,憑證就被收走。

  3. 內嵌快速按鈕
    「重設密碼」「驗證帳號」的大按鈕,誘導你不走正規通道(官網或官方 App)。正確作法是自己開書籤/App,再去確認是否真的有通知。

講了那麼多,我們該怎麼避免呢?

防騙三招

  1. 先停 10 秒 → 改走別的通路
    • 不要點信裡的連結與電話。自己打開官方 APP/書籤或自行搜尋到官網登入再查通知。
  2. 看網址與身分線索
    • 網址是否可疑(奇怪網域、同形字 rn 冒充 m、或非該機構網域)
    • 內容是否要求你「馬上提供密碼/一次性驗證碼」——官方通常不會需要立即做這件事。
  3. 建立「回報→封鎖→教育」的小循環(個人/團隊都適用)
    • 把可疑訊息轉交負責窗口(或學校/公司的資安信箱),之後再去封鎖寄件者。

小結

「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別急」,在收到這類訊息時,心急是不可避免的,不過正是因為這種心理,反而會被對方得逞,造成更大的損失。下一篇會介紹常見的警察來電怎麼辦?教你如何拆解騙術!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1 則留言

0
411261485
iT邦新手 5 級 ‧ 2025-09-29 14:40:39

你很幽默ㄛ

412241107 iT邦新手 5 級 ‧ 2025-09-29 14:55:40 檢舉

幹你怎麼找的到

我要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