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0

一致性與小額承諾:先按一次、後面更好騙的原因

  • 分享至 

  • xImage
  •  

你有沒有這種經驗:先幫對方一個小忙,結果他再找你幫忙時,反而更拒絕不了了呢?
詐騙與社工最愛這招——先要到小點頭(small yes),再慢慢把你推到更危險的動作。心理學把這叫作燈門檻效應:人們傾向前後一致,答應了小事,就會想維持形象,於是更容易答應後面的要求。

一、這招怎麼運作

  1. 先拿到一個「小點頭」:按個表單、填個問卷、加個群、掃個 QR 看資訊。
  2. 讓你「投入」一點點:你已經花了時間或透露了小資訊,心裡會想「來都來了 紅姊表示讚辣」。
  3. 用一致性「綁」住你:為了看起來前後一致、維持友善/合作形象,你更容易點下一步、給更多。

二、社工常見的 3 個「小額承諾」套路

  1. 先加好友/社群
  • 先加我 Line/Discord/LinkedIn 群,裡面有投遞/內推資訊。
  • 下一步:群內丟「限時」連結、要你用外部表單登入或下載「面試工具」。.

2.先填個無害的表單

  • 只是聯繫方式、學校、科系,用來幫你配對實習。
  • 下一步:要求上傳身分證影本、 交一次性驗證碼(OTP) 或安裝遠端軟體。

3.先試用/先看 PDF

  • 先看 PDF 說明;或「先試用一下,我再教你下一步」。
  • 下一步:PDF 夾帶巨集,或「下一步」改到假登入頁收你的憑證。

三、你可以立刻用的 3 招反制

  1. 把「第一步」拉回你控制的通道
  • 只透過官方入口做下一步(公司 Careers、既有 App、學校系統)。
  • 任何「要外部登入/下載工具」的,先停 10 秒改用你自己的書籤找同一資訊。
  • 口訣:我主動發起、我選通道、我能驗證。
  1. 把界線寫出來(明文化)
  • 事前寫好 「我不會做的事清單」
    • 不口頭提供 OTP / 不在私訊給身分證影像 / 不安裝陌生軟體
    • 不在私訊點短網址 / 不在群組做登入
  • 有清單就像是訂好了觸發裝置,當觸發時才會意識到自己在做這件事,臨場也就不會被小要求慢慢帶走。
  1. 要求「可驗證的細節」(逼對方露餡)
  • 問「公司官網的職缺連結」、「HR 域名信箱」、「面試用的官方會議室」。
  • 真招聘會給可查證的細節;假招募會轉移話題或一直催你「先做一下」。

相關影片:

《Derren Brown: The Push》這部片展現了一致性的可怕之處,讓你一步步走向殺人之路,蠻推薦去看得。

小結

我知道你可能會想:「就先幫個小忙而已嘛。」但很多坑就是從這個「小忙」開始。照做一次、後面就更好騙,不是你笨,是人性想保持一致。下一篇我們來講 「團結/同溫層:圈內信任如何被濫用」——為什麼「同校、同社、同公司」會成為最容易被攻破的軟肋?我會給一套「圈內也要驗」的超短流程。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