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5
0
Security

資安菜鳥的30天挑戰系列 第 25

[DAY25]看似好人的壞人

  • 分享至 

  • xImage
  •  

惡意軟體是甚麼?

📌 像是電腦界的病毒,它會偷偷跑進你的系統

偷你的資料、讓電腦變慢、甚至控制整台電腦

有些是透過郵件附件、有些是網站下載、有些藏在看似安全的 app 裡

你打開一個「免費遊戲」,卻發現它背後在偷你的帳號和密碼

種類

類型 說明 常見特徵
病毒 會附著在合法程式上執行,並傳播至其他檔案 感染可執行檔、需要使用者執行
蠕蟲 不需使用者操作即可自我傳播 利用網路漏洞、可自動擴散
木馬 假裝是正常程式,實際執行惡意行為 看起來無害但會開後門
間諜軟體 偷偷蒐集使用者資料 鍵盤側錄、監控行為
廣告軟體 強迫顯示廣告、收集用戶習慣 跳出視窗、修改瀏覽器首頁
勒索軟體 加密檔案並要求贖金 加密文件、顯示贖金訊息
Rootkit 隱藏自身存在以避免被偵測 改變系統核心或驅動程式

攻擊方

  1. 社交工程誘導:寄釣魚信、偽裝成公司通知或簡歷附件
  2. 漏洞利用:利用未修補的系統或應用漏洞自動感染
  3. 供應鏈滲透:在合法軟體更新中植入惡意代碼
  4. 持久化技術:修改登錄表、服務或排程,讓惡意程式重開機仍存在
  5. 防偵測機制:混淆、加密、隨機名稱以躲避防毒軟體與沙盒

防禦方

  1. 多層防護(Defense in Depth):端點防毒、防火牆、郵件過濾、行為分析
  2. 端點偵測與回應(EDR):監控異常行為,如檔案加密、權限提升
  3. 沙盒分析(Sandboxing):在虛擬環境中觀察程式行為
  4. 白名單政策:僅允許核准的應用執行(Application Control)
  5. 補丁管理:修補系統與應用漏洞,避免自動感染
  6. 備份與恢復策略:定期離線備份資料,確保勒索攻擊後仍可還原

案例:WannaCry 勒索軟體(2017)

  • 攻擊方:利用 Windows SMB 漏洞(EternalBlue),自動在全球網路擴散。感染後加密硬碟並要求以比特幣贖金
  • 防禦方:Microsoft 迅速釋出安全更新(MS17-010),安全研究員 Marcus Hutchins 偶然觸發「kill switch」暫時阻止傳播
  • 教訓:許多受害機構因未更新系統或停用自動更新而中招,顯示補丁管理與備份政策的重要性

防護原則

  • 不隨意下載或打開陌生郵件附件
  • 安裝正版防毒軟體並保持更新
  • 開啟自動更新與定期備份
  • 不亂裝破解軟體或外掛
  • 用強密碼、多因素驗證保護帳號

結論

惡意軟體的型態不斷演變,從病毒、蠕蟲到勒索軟體

企業與個人都必須採取「預防為主、偵測為輔、回應為後」

透過多層防禦、行為分析與即時監控來降低風險

最有效的保護方式不是單靠防毒軟體

📌 安全習慣 + 系統更新 + 定期備份


上一篇
[DAY24]修修補補壞掉的洞!
下一篇
[DAY26]假裝幫了你的忙
系列文
資安菜鳥的30天挑戰3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