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0

資安入門與實務應用介紹 16:惡意軟體的分類與感染途徑

  • 分享至 

  • xImage
  •  

今天來談一個更貼近日常的主題──惡意軟體(Malware)。
這類威脅不只是駭客工具,也可能是釣魚郵件夾帶的附件、破解遊戲的暗藏程式、甚至瀏覽器擴充功能中的惡意代碼。


一、惡意軟體是什麼?

惡意軟體(Malware)泛指任何會對電腦系統、網路或資料造成損害的程式。它可以竊取資料、加密檔案勒索、控制系統或利用資源發動攻擊。

常見分類如下:

類型 特性 目的
病毒 (Virus) 需依附在合法檔案上傳播,常在開啟檔案時觸發。 損壞系統或檔案。
蠕蟲 (Worm) 可自我複製並自動散播,無須人工開啟。 快速感染多台主機。
木馬 (Trojan) 假裝成安全軟體或文件,讓使用者自行安裝。 繞過防護、竊取資料。
勒索軟體 (Ransomware) 加密使用者檔案並要求贖金。 直接勒索金錢。
間諜軟體 (Spyware) 偷偷蒐集使用者資訊或行為紀錄。 監控、販售資料。
廣告軟體 (Adware) 強制顯示廣告,甚至修改瀏覽行為。 賺取流量或推播假網站。

二、常見感染途徑

  1. 電子郵件附件:釣魚郵件中偽裝成「發票」、「履歷」或「通知」。
  2. 惡意網站 / 廣告:點擊假連結或下載破解軟體時觸發。
  3. USB / 外接裝置:在插入未知來源的隨身碟後感染。
  4. 弱密碼與漏洞利用:攻擊者直接透過網路掃描入侵開放 port。
  5. 社交工程:誘導使用者手動安裝(例如「這是必要更新」)。

三、防護與預防策略

  • 保持系統與軟體更新:修補漏洞、關閉不必要的服務。
  • 安裝防毒 / EDR 工具:偵測異常行為與自動隔離。
  • 避免點擊可疑連結或郵件附件:先確認寄件者身份。
  • 定期備份重要資料:即使遭勒索也能還原。
  • 使用普通帳號作業:降低惡意程式執行權限。

四、實際案例(2024 年新聞)

有一波假冒「繳稅通知」的釣魚郵件,附件名為 tax_update.pdf.exe
使用者誤以為是 PDF 開啟後,實際執行勒索軟體,整個桌面檔案被加密成 .locked 副檔名。這類案例再次說明「副檔名隱藏」的危險性。


小結

惡意軟體早已不只是「中毒」這麼簡單,而是結合社交工程、漏洞利用與加密技術的完整攻擊鏈。理解各類型與感染方式,是做好防護的第一步。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