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用戶體驗,我們可以對提示元件進行視覺上的優化,提供更加清晰、引導性強的設計。以下是建議的改善方向:
背景顏色與按鈕顏色對比
在高風險提示中,背景顏色可以使用紅色或橙色,並搭配醒目的按鈕(例如「取消」和「繼續」)來引導使用者行為。中低風險提示使用更為柔和的顏色(綠色、藍色)。
響應式設計
確保元件在手機或小螢幕上也能正常顯示。當行動裝置進入頁面時,應自動調整顯示方式(例如使用浮動框或底部彈窗)。
更多的提示內容
除了簡單的風險等級提示外,可以在高風險情況下顯示更多的描述(例如:“這是由於 URL 包含短網址並且帶有‘立即’關鍵字”。)
以下是簡單的 CSS 和 JavaScript 來實現這些改進:
/* widget.css */
#__phish_widget_modal {
  background-color: #fff;
  padding: 20px;
  border-radius: 10px;
  box-shadow: 0 4px 8px rgba(0, 0, 0, 0.2);
  width: 300px;
}
#__phish_widget_modal.high-risk {
  background-color: #f8d7da; /* Red background */
  border-left: 5px solid #dc3545;
}
#__phish_widget_modal.medium-risk {
  background-color: #fff3cd; /* Yellow background */
  border-left: 5px solid #ffc107;
}
#__phish_widget_modal.low-risk {
  background-color: #d4edda; /* Green background */
  border-left: 5px solid #28a745;
}
button {
  background-color: #007bff;
  color: white;
  border: none;
  padding: 10px;
  cursor: pointer;
  border-radius: 5px;
}
button:hover {
  background-color: #0056b3;
}
在 widget.js 中增加風險級別的類別:
javascript
複製程式碼
function showModal(message, riskLevel, onContinue) {
  const moda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__phish_widget_modal") || createModal();
  document.getElementById("__phish_widget_content").innerText = message;
  modal.style.display = "block";
  modal.classList.add(riskLevel); // Add risk level class (high-risk, medium-risk, low-risk)
  const cance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__phish_btn_cancel");
  const co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__phish_btn_continue");
  const hide = () => modal.style.display = "none";
  cancel.onclick = () => { hide(); };
  cont.onclick = () => { hide(); if (typeof onContinue === "function") onContinue(); };
}
三、後端 API 優化與性能提升
3.1 效能測試與優化
隨著流量增長,後端性能可能成為瓶頸。我們可以對 API 進行效能測試並進行相應的優化。
計算效能瓶頸: 使用 uvicorn 搭配 --workers 參數來啟動多個工作進程,支持更多的併發請求。
bash
複製程式碼
uvicorn app:app --reload --workers 4 --host 0.0.0.0 --port 8000
這樣可以利用多核心處理大量的請求。
緩存常見結果: 可使用 Redis 或內存緩存(例如 FastAPI 與 aiomcache 集成)來加速重複查詢。例如,對常見的 URL 進行緩存,避免每次都進行繁重的檢查。
批量處理: 如果需要處理大量文本或 URL,可以將檢測任務批量處理,減少頻繁的 API 請求與重複計算。
3.2 API 錯誤處理與健壯性
強化錯誤處理機制,避免因為單個錯誤請求影響整體系統運行。例如對 URL 檢查功能進行錯誤捕獲(try...except)來防止因為外部連結無效或超時導致整體失敗。
python
複製程式碼
from fastapi import HTTPException
import requests
def safe_url_check(url: str):
    try:
        response = requests.head(url, allow_redirects=True, timeout=3)
        if response.status_code != 200:
            raise HTTPException(status_code=400, detail="Invalid URL")
        return response.url
    except requests.exceptions.Timeout:
        raise HTTPException(status_code=408, detail="Request Timeout")
    except requests.exceptions.RequestException as e:
        raise HTTPException(status_code=500, detail=f"Error processing URL: {e}")
四、偵測邏輯改進與準確度提升
4.1 提高檢測準確度
為了提高偵測準確度,我們可以進行以下幾項改進:
增加更多特徵: 除了 URL 和關鍵字,還可以檢查訊息中的圖片、標題、發件人名稱等元素。例如,偽裝成知名品牌的郵件,標題可能會包含官方名稱或商業活動關鍵字。
改用機器學習模型: 可以將現有的規則(如短網址、緊迫詞等)作為特徵,並引入簡單的機器學習模型(如 Logistic Regression 或 SVM)進行二分類。
錯誤分析與增強學習: 定期對偵測的結果進行分析,特別是錯誤的樣本,並利用這些錯誤進行模型的增強學習。這樣有助於調整模型的預測與規則的匹配度。
4.2 優化偵測規則
當某些關鍵字(如“立即”、“限定”、“驗證”)與可疑的發件人名稱或網站連結結合時,應該賦予這些規則更高的權重,提升其檢測精度。
當 URL 含有不同的頂級域名(如 .xyz, .club 等)時,可以額外提升該 URL 的風險分數,因為這類域名經常被用於詐騙活動。
五、整合測試與部署(實際測試步驟)
測試:執行整體測試,檢查從 API 到前端的整體流程,包括以下步驟:
檢查輸入測試(如短網址、已知詐騙網址)和正常 URL 是否正確分類。
測試用戶交互,確認 widget 彈出並顯示正確提示。
測試高/中/低風險情境,並觀察前端的反應是否正確。
部署:
在實際應用中,將後端 API 部署至生產環境(使用 Gunicorn + Nginx),並且對外提供服務。
配置 CDN 或反向代理以支持高流量請求。
持續集成:
設定 GitHub Actions 或 Jenkins 自動化測試、部署流程,確保每次修改後都能自動測試與更新。
六、後續計畫與擴展
集成更多防禦手段:
建立統一的防禦策略與規則庫,進行黑名單、白名單管理,並實現可調的風險閾值。
建立模擬環境,讓開發人員可以快速測試新規則或防禦措施。
機器學習的集成:
訓練模型以進行針對釣魚郵件的分類,並與現有規則結合進行最佳化。
多語言支持:
支援其他語言(如日文、中文、德文等)的風險判斷,擴展模型或規則的語言特徵。
七、驗證與反饋
A/B 測試:測試不同提示文案、顏色與風險級別對使用者行為的影響。
使用者回饋收集:對每次顯示的提示進行用戶滿意度調查,並以此優化提示內容與風險識別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