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到站資訊再怎麼做,現場都可能出現各種不如預期的狀況。我認為好的做法不是把數字藏起來,而是用一致、看得懂的文字把狀態說清楚,並附上資料的新鮮度。今天把會遇到的情境逐一寫下來,包含畫面怎麼顯示、要用哪些字、要不要淡化等等。
A.沒有即時資料(無車、回傳空值)
畫面主文案:暫無到站資訊
輔助說明:資料更新於 08:29(約 2 分鐘前)
呈現方式:保留路線與站名,倒數欄以「—」顯示,整列維持正常亮度。
說明重點:不是系統壞掉,而是目前沒有可用的預估;保留更新時間,使用者心裡有底。
B.路線暫停/臨時停駛(例如事故、天候)
畫面主文案:暫停行駛
輔助說明:因路況或天候暫停,請改搭其他路線
呈現方式:整列淡化;下一班顯示「—」。
說明重點:直接告知原因類型(若來源有提供),讓使用者不要空等。
C.末班已過(當日無後續班次)
畫面主文案:今日已無班次
輔助說明:末班已離站(更新於 22:45)
呈現方式:整列淡化;倒數改為「—」。
說明重點:用「今日已無班次」而非 0 或 -1;保留最後一次更新時間。
D.超額查詢(來源保護)
畫面主文案:查詢過於頻繁,稍後再試
輔助說明:建議 30 秒後重新整理
呈現方式:維持一般亮度,但右上角更新時間不前進,避免誤會。
說明重點:把等待時間講明白;到站欄位維持前一筆結果,但標注「資料稍舊」。
E.來源逾時/暫時無法連線
畫面主文案:暫無更新,稍後再試
輔助說明:已保留前一次結果(更新於 08:27)
呈現方式:數字維持上一筆,右上角顯示「資料稍舊」。
說明重點:告知現在拿不到新資料,但上一筆仍可參考;避免整版清空造成焦慮。
F.參數有誤(路線或站點填錯)
畫面主文案:查無資料,請確認路線或站名
輔助說明:例:路線號 307、站名 市政府站
呈現方式:不顯示倒數;提供一個可點的「重新選擇」入口(若有)。
說明重點:用例子幫忙修正,不丟錯誤碼給使用者。
G.方向不明(去程/返程沒對上)
畫面主文案:方向未對齊,請選擇去程或返程
輔助說明:同一路線分去程/返程,請確認方向
呈現方式:先不顯示倒數;顯示兩個方向的選項文字。
說明重點:讓使用者理解為何沒有數字,並提供下一步。
H.即將進站(小於 60 秒)
畫面主文案:即將進站
輔助說明:更新於 08:29,約 30 秒前
呈現方式:可加粗或上色,但避免跳動式閃爍。
說明重點:不要顯示「47 秒」這類高頻跳動的秒數;用「即將」比較穩定。
I.估時不穩/頻繁跳動(高不確定性)
畫面主文案:時間僅供參考
輔助說明:路況不穩,預估可能變動較大
呈現方式:維持倒數,但加上這行小字。
說明重點:如遇壅塞或事故,預估難免晃動,提前說明可降低疑慮。
固定用語清單
暫無到站資訊|暫停行駛|今日已無班次|查詢過於頻繁,稍後再試
暫無更新,稍後再試|查無資料,請確認路線或站名|方向未對齊
即將進站|時間僅供參考
資料稍舊|更新於 HH:MM(或 ISO 8601 轉在地時間顯示)
顯示的一致性
1.狀態主文案:一句話說清楚發生了什麼。
2.資料新鮮度:標示「更新於 HH:MM」或「資料稍舊」。
3.下一步:提供可行動的建議(等待多久、重新選擇方向、改搭路線)。
一頁總結
•正常:顯示「x 分鐘/即將進站」+「更新於 HH:MM」。
•無資料:暫無到站資訊(保留上一筆更新時間)。
•暫停:暫停行駛(整列淡化)。
•末班:今日已無班次(整列淡化)。
•超額查詢:查詢過於頻繁,稍後再試(建議等待秒數)。
•逾時:暫無更新,稍後再試(保留前一次結果並標「資料稍舊」)。
•參數錯誤:查無資料,請確認路線或站名(附例子)。
•方向不明:方向未對齊,請選擇去程或返程。
•預估不穩:時間僅供參考(說明可能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