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0

資安入門與實務應用介紹 26:勒索軟體(Ransomware)攻擊趨勢與防範方法

  • 分享至 

  • xImage
  •  

在現代企業與個人資安事件中,「勒索軟體」已經成為最具破壞力的攻擊之一。
這類惡意程式會加密受害者的檔案,接著要求支付贖金(通常以加密貨幣)才能取回資料。
今天我們從運作原理、攻擊模式、到實際防範策略,帶大家完整了解這個資安威脅。


一、勒索軟體是什麼?

勒索軟體(Ransomware)是一種惡意程式,感染系統後會:

  1. 掃描並加密電腦中的重要檔案(例如 .docx, .pdf, .jpg)。
  2. 顯示勒索訊息(ransom note),要求受害者支付贖金以獲得解密金鑰。
  3. 有些甚至威脅「若不付款就公開資料」——這類又稱為「雙重勒索」。

二、常見感染管道

管道類型 說明
📧 釣魚郵件 攻擊者以假冒郵件附件或惡意連結引誘使用者下載病毒。
🌐 漏洞利用(Exploit Kits) 網頁或軟體存在漏洞,攻擊者利用漏洞自動下載惡意程式。
💾 USB / 外部裝置 感染檔案的隨身碟插入主機後自動執行病毒。
👥 橫向移動(Lateral Movement) 入侵企業內部網路後,利用共用資料夾或遠端桌面協定(RDP)擴散。

三、現實案例簡介

  1. WannaCry(2017)

    • 全球爆發性勒索事件,利用 Windows SMB 漏洞(EternalBlue)感染超過 200,000 台電腦。
    • 贖金要求以比特幣支付。
    • 微軟後續緊急釋出安全更新(KB4012598)修補漏洞。
  2. LockBit(2020–至今)

    • 以「Ransomware-as-a-Service」形式營運,提供惡意程式給其他攻擊者使用。
    • 攻擊對象多為企業伺服器,會同時加密與外洩資料。
  3. Taiwan Local Case(本地實例)

    • 某中型企業因未更新 Windows Server,導致內部 NAS 被加密,整個備份系統失效。
    • 事後分析發現攻擊入口是開放至外網的 RDP。

四、防範與應對策略

✅ 1. 預防為主

  • 定期更新系統與軟體(Patch Management)。
  • 安裝防毒軟體與啟用即時防護。
  • 不開啟可疑郵件附件或未知來源的壓縮檔。
  • 關閉不必要的服務(特別是 RDP、SMB)。

🧰 2. 備份是最後防線

  • 採用「3-2-1 備份策略」:
    • 3 份資料副本
    • 存在 2 種不同媒介
    • 1 份離線備份(offline)
  • 測試備份是否可還原。

🚨 3. 若已中毒

  • 立刻離線(斷開網路、移除共享磁碟)。
  • 不要貿然重開機。
  • 搜尋官方或安全社群是否已有對應解密工具(如 NoMoreRansom)。
  • 向警方報案,並記錄所有勒索訊息與加密檔案特徵。

五、未來趨勢:AI + 勒索軟體

近年出現「自動化勒索攻擊」,結合 AI 模型用於挑選受害者與生成釣魚郵件。
這種攻擊更難辨識、傳播速度更快。
對策除了防毒與更新,提高人員資安意識(Security Awareness) 已成為關鍵。


🔍 小結

勒索軟體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人與流程」的挑戰。
防範之道不僅是安裝防毒或打補丁,而是建立完整的備份機制與應變流程。
當備份確實、系統更新、使用者警覺時,勒索軟體就難以立足。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