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了加強新進同事的一些資安觀念,重新又查了一些資料。
針對 "備份 3-2-1 原則" ,這個看起來很簡單達成,但發現好像一般客戶都做不到(或是有一些原因一直拖著沒做),然後有一天就出事了,最後才發現 "沒有任何可用的備份檔"。
有沒有那些大大可以分享一些依照了 "備份3-2-1原則" 去計劃的成功案例
或 "雖然依照 備份3-2-1 原則" ,但仍然出問題,還原不了的失敗案例。
尤其是 成功&失敗的關鍵點,謝謝各位。
** 4/18 新增回應 **
謝謝各位的回應,總之,如果要嚴守 "備份3-2-1" ,是需要較高的費用。
實作上 "離線這一份" ,才是真正最後的救命丸
如何在有限的經費中,做出最完善的設計,達到安全又方便,這的確是一個難點。
為了避免真正發生問題時,沒有 "最後的救命備份",一定要儘早規劃合適的作法,以免 O_o
備份3-2-1:3份資料備份。存放2種不同儲存媒介。1份異地備份
首先是老闆不重視,想想看,如果你做了幾年的備份,每天要花時間檢查備份是否成功,固定時間要還原測試,然後沒有表現機會,請問Performance在哪,台灣的老闆大都是短視近利,只有在出問題的時候才會問為何沒備份,有幾個老闆會關心備份問題,即使在今日被駭機率大增的時代
想簡化備份工作,最好是直接用備份軟體,然後每年要付維護費用,老闆肯花錢嗎,重點是花了錢,老闆會覺得備份軟體是個小程式,但實際看使用手冊,可能是千頁起跳,就算請廠商設定好了,後續的維護呢,沒人檢查的備份就是做好看的
現在很多公司為了備份方便與節省時間,都是走線上的備份,被駭可能連備份的資料都沒了,真正在用第二2種儲存謀介的太少了,以磁帶來說,有些人可能根本沒用過,以為是古老的設備,甚至有些備份軟體根本不支援,哪請問第二種儲存媒介為何? 離線磁碟? 雲端備份(還是線上)? 不管磁帶還是離線磁碟,那又要花時間更換
如果老闆連本地都不重視,那異地備份就不用談了,何況類似火災把備份資料燒沒的機率還是比較低的
備份3-2-1,不要好高鶩遠了,與其有一搭沒一搭的作,不如先做好一個離線備份,確實檢查與還原測試,才是關鍵,行有餘力才去加強其他的
備份 3-2-1 原則的主要目的
至少3份備份檔,是為了防止已經備份到了錯誤的資料,或是備份失敗。
2種不同儲存體。一般只是為了不要同時出問題。
這點我曾經有過深痛的體驗。
4顆硬碟在同一個時間區間(相差不到1個月),壞掉3顆。
不過這早期指的是外部儲存體。如磁帶、光碟片這一類。
至少1個異地備份。
這邊要說說,很多人一直誤會何謂異地備份。
一般都是認為我備份放到別台機器。就是異地了。
基本理解並不能說是錯的。但離真正的異地還差很多。
但如果是在同一區域的情況下。其實也不太能算是異地。
尤其是在同網路區段的情況下。
總之,異地的定義,我個人認為需要做到如下幾點
ISO老師說要做異地,結果老闆說那把磁帶放在隔壁房間,不要放機房
這算異地嗎? 如果擔心的是機房出事,可能就算,其實異地可以近,可以遠,看你的需求,擔心地震、火災,那同棟樓可能就不算,擔心水災,那附近的可能就不算,擔心台灣被武統,那台灣就不算,資安沒有極限,要考慮的是有哪些風險,你可以承受的程度到哪,你願意花多少錢
現在的異地,除非其他地區有分公司,沒有分公司的就是放雲端了吧
雲端比你想的危險。只能說沒辦法物理上做到才選擇雲端。還有大量儲存空間是很貴的,比如12TB,你去問問看一年要多少錢?
還有真遇到要下載來災後重建時,要多少時間下載?
理論上來說。「結果老闆說那把磁帶放在隔壁房間,不要放機房
這算異地嗎」
還是勉強可以算異地。但地理差異的確太低了。但還可以算為異地。
至於「雲端比你想的危險」。認真來說這句話不完全對。
無論是「物理」還是「雲端」都是同樣危險的。
而且現在雲端來說,並不一定很貴。差異看你怎麼選擇。
像是目前我很愛用的AWS S3
它還區分了封存式(價格更低)及隨時取用式(這是一般預設的)
隨時取用式的,目前平均報價是每月 1GB 0.023 美金。
如果是封存式的則是 每月 1GB 0.00099 美金
這跟物理機比較起來的話。不一定會比物理機貴喔。
我現在一些政府專案建議的歷史備份。都是建議S3。並採用封存式的儲存。現在每月花費都還不到10美金。
再來,S3是全球儲存性的。它跟物機機的備份地理位置唯一性並不太相同。
也就是說除非是全球的AWS一起掛掉。要不然你放在S3的東西很難不見消失的。
當然了。備份的東西,也最好不要只相信一個地方。
基本來說我是建議物理及雲端都各自一份。
主要是要把資訊設備"盤點" 再依照BCP (企業持續營運計劃,或稱業務持續營運計劃) 納入定期排定計畫.
https://www.digiwin.com/tw/dsc/solution/WB003249/WB00324901.html
備份3-2-1是一件事 3份備份 2份不同裝置 1份異地 這些都必須納入BCP且定期做還原演練.
以上建議您參考看看當然可以請顧問輔導以及建置軟硬體.
真正的異地備份,物理距離至少要3公里,且要冷備份,
當年911雙子星大樓,有一家公司就是把資料備份在另一棟大樓裡,結果一次就GG,
比較常遇到是地震、火災、龍捲風,結果機房毀了,放在旁邊房子裡的備份資料也毀了
現在有些是用vpn備份到遠端,只要不是離線的冷備份,
就有可能源頭被入侵時順著vpn連遠端一起被入侵。
備份321的原則
分享前公司非常摳門的備份321方法,基本上有符合備份321原則
備份321省錢有省錢的做法
以上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