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8

資工背景學生現在還要刷題嗎?

ai
  • 分享至 

  • xImage

如題,現在 AI 發展得這麼迅猛,那我們還要刷題嗎?會不會以後畢業之後就沒有再管你程式寫得如何了,反正 AI 都能幫妳寫不是?另外想問問各位大大們,我們資工背景的學生之後要著重發展甚麼技能呀?

看更多先前的討論...收起先前的討論...
望空 iT邦研究生 4 級 ‧ 2025-07-29 20:17:52 檢舉
那你為何要來讀資工
mathewkl iT邦高手 1 級 ‧ 2025-07-29 20:37:18 檢舉
你連AI輔助寫出來的code都看不懂,那請你來幹嘛
打雜工 iT邦研究生 1 級 ‧ 2025-07-30 08:26:03 檢舉
建議「要」,不要把AI想得那麼神,現階段很多事情,它還是無法取代人類的,包含系統開發、程式編寫...等等
froce iT邦大師 1 級 ‧ 2025-07-30 09:30:11 檢舉
AI能取代你腦袋裡的東西,那要你幹嘛?
kanic iT邦新手 5 級 ‧ 2025-07-30 09:46:26 檢舉
你沒程式基礎 要怎麼下Prompt? 要怎麼知道他寫的是對的還是錯的? AI明明只是一個工具 怎麼好像很多人覺得他是萬能許願機啊
未來的趨勢會是二種:
一種是餵需求/規格書給AI, 讓它直接產出結果 (包含程式, 測試案例, 及測試報告等).
另一種則是 vibe coding, 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描述, 讓AI 在N次修正後產出成果.

前者就好像你已列好週末BBQ的採購清單了 (目標+細節), 去了大賣場直接買; 而後者則好像你知道有BBQ 活動 (目標), 但要買什麼回家烤 (細節) 還沒想法, 所以去了大賣場再邊逛邊決定.
二者各有優缺點, 就視情況來決定要用何者.

回到主題: 要不要刷題 (熟悉程式)?
看你/妳將來是想將手深入到什麼層級吧. 小工具類的軟體開發或只是想變出快速工具來用, 個人覺得是不太需要. 只要知道如何用AI 即可. 但若想開發大型軟體, 個人認為就一定要熟悉.
雷N iT邦研究生 1 級 ‧ 2025-07-30 11:16:20 檢舉
還是要的,至少面試時肯定需要,leetcode 對用人方來說算是成本低好篩選人的方式
bill0704 iT邦新手 5 級 ‧ 2025-07-30 12:09:17 檢舉
如果你畢業是想要跟前後端搶飯碗是不需要刷題的。但如果要搞AI和分散式/高性能編程領域,還是乖乖的刷一些吧。另外成熟的機器學習領域,像LLM和電腦視覺的理論可著重發展,連我非本科專業都被迫要學了...,雖然10年後可能又不一樣了
win895564 iT邦研究生 4 級 ‧ 2025-08-01 08:31:11 檢舉
我覺得至少刷題是可以提升你的一些邏輯思維。
分享一個我最近的故事,公司要解決簡單的一個問題,請一個本科但是工作內容不是coding的同仁做,但是現在即使有AI工具,他出來的結果還是不符預期(不只不符預期,基本的是該同仁她不知道怎麼去解決這個事情),最後也只能在找我完成這個任務。
刷ing
學習一些金融股票知識 學習有關錢知識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7
whoami
iT邦研究生 5 級 ‧ 2025-07-29 23:45:20

以下是我個人看法

資工系本來就不是教你寫程式的地方,之前在讀完計概、資料結構、演算法之後剩下的程式基本上都是要自學。而必須要會的能力除了程式之外,應該會偏向一些較廣泛的能力,不一定是資訊背景相關,包括:

  • 解決問題的能力
  • 學習力
  • 保持熱情
  • 好奇心

推薦看這部影片

https://youtu.be/EiKK04Ht8QI?feature=shared

kanic iT邦新手 5 級 ‧ 2025-07-30 09:54:48 檢舉

蠻想推薦他 真的不太喜歡寫程式(像我) 就朝雲端、網路、容器Devops走 多考幾張證照 雖然我認識研發的都覺得計算機網路像天書一樣XD
不過也是要碰程式拉 只是較少

6
owan
iT邦高手 1 級 ‧ 2025-07-30 06:57:24

AI 的確大幅改變寫 code 的方法
不過 AI 需要開導才會產生高品質的 code
因此程式設計師會著重在"設計"
實做的部份會讓 AI 代勞


其實不管 coding
各行各業都需要轉換作業方式
你不改變就是等著被取代

綜觀人類歷史,其實也發生多次類似事件
想想看過去的工業革命取代大量的人力 大家怎麼應對的


甚至這個問題拿去問 AI 也有很好的回答
by gemini 2.5

Title: 資工背景學生現在還要刷題嗎?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也是現在許多資工學生心中的疑惑。讓我用一個比較有結構的方式來回答你。

總結:要,但心態和目的需要調整。

刷題的本質從來就不只是「把程式碼寫出來」,AI 的出現強化了這一點,而非取代它。


一、為什麼現在還需要刷題?

你提到的「反正 AI 都能幫你寫」,這是一個很普遍的想法,但它只看到了問題的表層。讓我們深入探討刷題背後真正的價值:

  1. 刷題的本-質是鍛鍊「解決問題」的能力

    • AI 很會「生成程式碼」,但它需要一個清晰、準確、且有效的指令。你要如何給出這個指令?這就仰賴你對問題的理解、拆解、以及選擇最佳解法的能力。
    • 刷題(例如 LeetCode)訓練的正是這個過程:給你一個抽象的問題,你必須:
      • 分析問題:搞懂需求、邊界條件、輸入輸出。
      • 選擇演算法與資料結構:這道題用 Hash Table 比較快?還是用 Tree?需要用 DFS 還是 BFS?時間/空間複雜度如何?
      • 將思路轉化為邏輯:即使你讓 AI 寫,你也必須先有清晰的邏輯,才能驗證 AI 給的答案是否正確、高效、且沒有漏洞。

    比喻:AI 就像一個超級計算機,但你仍然需要成為那個知道該按「加減乘除」還是「開根號」的數學家。刷題,就是在訓練你成為那個數學家。

  2. 面試門檻依然存在

    • 目前(可預見的未來也依然是),國內外科技公司的軟體工程師面試,演算法與資料結構依然是第一關的篩選標準。
    • 面試官想看的不是你能不能「背出」某個演算法,而是想透過這個過程,觀察你的思維清晰度、溝通能力、以及處理邊界情況的細心程度。在白板或線上平台上,你無法直接依賴 AI,你展現的是你自己的硬實力。
  3. AI 是「工具」,不是「大腦」

    • 在真實的工作場景中,一個資深工程師的價值不在於他打字有多快,而在於他能設計出穩固、可擴展、可維護的系統
    • AI 可能可以幫你寫一個排序函式,但它無法幫你決定:
      • 整個使用者認證系統該如何設計?
      • 資料庫的 Schema 該如何規劃才能應付未來百萬用戶的流量?
      • 微服務之間該如何通訊才能兼顧效能與可靠性?
    • 如果你連單一函式的邏輯優劣都無法判斷,你更不可能駕馭和審核 AI 生成的、構成複雜系統的無數個小元件。
  4. 培養「程式碼品味」(Code Taste)

    • 好的程式碼不只是「能動就好」,它還需要可讀、可維護、高效能
    • 透過大量刷題和觀摩別人的優良解法,你會慢慢培養出對「好程式碼」的感覺。當 AI 給你一段又臭又長的程式碼時,你的「品味」會告訴你:「等等,這裡一定有更好的寫法」,然後引導 AI 進行重構 (Refactor)。

二、AI 時代下,刷題的心態該如何轉變?

  • 從「死記硬背」到「理解核心」:不要再花時間去背誦冷門演算法的模板。而是要理解常用資料結構(Array, Linked List, Hash Table, Tree, Graph)和演算法(Sorting, Searching, DFS, BFS, DP)的適用場景和時空複雜度
  • 把 AI 當成你的「陪練」和「家教」
    • 卡關時,問問 AI:「我這個思路有什麼問題?」、「針對這道題,還有哪些不同的解法可以比較?」
    • 解完題後,讓 AI 幫你 Code Review:「請幫我重構這段程式碼,讓它更簡潔易讀。」、「這段程式碼有沒有什麼潛在的 bug 或邊界情況我沒考慮到?」

三、資工背景學生之後要著重發展什麼技能?

這部分更為關鍵。如果說刷題是「守住基本盤」,那以下這些能力就是讓你「在 AI 時代脫穎而出」的關鍵。

  1. 系統設計 (System Design)

    • 這是從「解一個問題」到「蓋一個產品」的躍升。學習如何設計大型、高流量、高可用性的系統。這也是區分初級與資深工程師的關鍵,更是 AI 短期內難以取代的能力。
    • 如何學習:閱讀相關文章 (e.g., "Grokking the System Design Interview")、觀看 YouTube 教學、分析你每天在用的 App (IG, YouTube, Netflix) 背後的架構。
  2. AI/ML 的應用與整合能力 (AI/ML Application & Integration)

    • 你不需要成為頂尖的 AI 科學家,但你必須學會使用 AI
    • 具體技能
      • Prompt Engineering (提示工程):如何下達精準的指令,讓 AI 產出你想要的結果。
      • 使用 AI API:學會串接 OpenAI, Google Gemini, Hugging Face 等平台的 API,將 AI 功能整合到你的應用程式中。
      • 模型微調 (Fine-tuning):了解如何用自己的資料去微調現有模型,讓它更符合你的特定需求。
  3. 跨領域知識與軟實力 (Domain Knowledge & Soft Skills)

    • 如果 AI 讓「純技術執行」的價值降低,那麼「理解業務、定義問題」的價值就大幅提升。
    • 溝通與協作:你能否清晰地向 PM、設計師、甚至客戶解釋複雜的技術概念?
    • 產品思維:不只思考「怎麼做」,更要思考「為什麼要做」、「為誰而做」。
    • 領域知識:將你的資工能力應用到某個特定領域,例如金融科技 (FinTech)、醫療科技 (HealthTech)、電商等,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4. 快速學習與適應能力 (The Ability to Learn)

    • 這永遠是科技業最重要的技能。今天的熱門技術,五年後可能就過時了。AI 的出現只是加速了這個循環。
    • 你必須保持好奇心,持續學習新的工具、新的框架、新的思維方式。不要害怕改變,要擁抱改變。

結論

不要停止刷題,但不要只會刷題。

把刷題當成鍛鍊內功的基本功,它能確保你的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在線。與此同時,抬起頭來,去學習系統設計、學習如何駕馭 AI 這個強大的工具,並培養你的軟實力與商業洞察力。

在 AI 時代,你的價值不再是「一個會寫程式的人」,而是「一個能利用包含 AI 在內的所有技術工具來創造價值、解決複雜問題的專家」。

ichiroit iT邦新手 5 級 ‧ 2025-07-30 10:59:56 檢舉

感覺AI說的所謂系統層面的問題,現在AI也可以給出一定的回答不是..?

owan iT邦高手 1 級 ‧ 2025-07-30 15:15:29 檢舉

AI 可以給出回答沒錯
但以"目前"來說 AI 這部份還是弱勢
尤其各行這業有自己的 knowhow
AI 的訓練資料通常不會包括這些
他頂多給你教科書式的回答
因此系統層面是 AI 最難取代的問題

但坦白說 未來的事情都很難說
唯有不斷因應變化做出改變 才有辦法脫穎而出

4
I.T. Wang
iT邦研究生 4 級 ‧ 2025-07-30 09:58:24

小弟分享一個比較少人看到的盲點...
如果有人因為讀資訊科系而產生這種疑惑,有很大一部份是教育的問題。
讀過資訊科系的都知道,程式設計這門課至少一半以上的題目都是數學題,只是將國文換成程式語言。

在國中數學已經學過等差級數、如何計算可更快求解。
到高中職的計概、大一的程式設計,這種題目還在,只是題目真的換「程式語言」,然而重點依然放在求解。
int main() {
int sum = 0;
for (int i = 1; i <= 100; ++i) {
sum += i; }
cout << "1 加到 100 的總和是: " << sum << endl;
return 0; }
求sum值?
回憶當年,我們是在普通教室的期中期末考用原子筆寫這種考卷,跟我入系前的幻想以為考模擬環境,我可能需要設計什麼小程式解決問題。

我認為原因之一是傳統的教育模式把我們培養習慣注重結果,這是正常的。
而真正寫過程式的各位,哪怕你只是應付程式設計這門課的學生應該都有深刻的經驗,
programmer / developer大部分的時間都在debug,反而看result的時間不到百分之一,然而誰寫考卷不是把重點放在算答案?

所以為什麼產生這種學用落差?
我認為多數大學教授雖然是學術專家,相對也較少產業經驗,導致研究論文、出題目都活在自己的世界。
AI普及前,我會說電腦負責運算(一定比你快又準)、人腦負責設計;
AI普及後,我覺得電腦負責大部分工作,人腦負責測試、調整或使用者體驗之類的吧。
總之程式設計的課真的不適合以數學題的思維在教。

某校的網路課...教材參考思科網路學院,然後老師說下周要默寫秀路由表的指令...
實務上我們什麼時候用到show ip route?
是不是例如網路建置、專案驗收、故障排除的時候? 我要看路由表安裝哪些直連、BGP網段?
但某校是要你會背會默寫秀路由表、秀MAC表、秀什麼僅此而已,
只是把自己以前會背書會考試的風格延續下去,卻帶有招搖撞騙的成分說業界使用思科的比例很高,所以這門課很重要,不如找一位3年工作經驗的CCNA工程師教我...

同理,網管、寫程式各領域都一樣,這行學不完,但是遇到錯誤的教學方式你真的完。
前面基礎不好,後面很辛苦...

2
cmwang
iT邦大師 1 級 ‧ 2025-07-31 11:26:10

鵝認為學校的重點是訓練學生思考的能力,這麼說刷題也可以是訓練思考能力的過程,沒有培養好思考能力,只想著什麼都可以丟給"AI"了事,其實是很危險的,除了"AI"給的答案不一定是正確的,也可能造成自己變成第一個"AI"替代掉的對象啊....

0
jeremyjoung
iT邦新手 5 級 ‧ 2025-08-04 17:38:48

所謂的使用AI
其實說穿了 那就像是當前PM "出一張嘴"在指揮RD開發一樣的道理

PM憑什麼能光靠一張嘴就指揮整群的RD來寫程式?
就只憑著他有"概念"而已 而這個概念非常重要

PM要先有軟體架構概念 才能正確的指揮RD開發出正確的軟體
當然 雖然市面上也有很多根本什麼都不懂的垃圾PM 光會出一張鳥嘴
然後這種人就會被底下的RD唾棄

當然
如果你連一點基本的觀念知識都沒有 就想指揮AI寫程式的話
雖然AI不會直接唾棄你 但是AI只會直接吐給你一坨 根本不能用的垃圾碼
然後 你就等著被老闆/客戶痛罵到臭頭
而你卻連能指責的下屬都沒有

0
安卓尼爾
iT邦新手 2 級 ‧ 2025-08-05 11:46:07

只要大廠面試還考刷題,你想進大廠當然只能刷阿
這就只是一個門檻,當醫生、藥劑師要執照一樣。

我是不刷了啦,畢竟人生還要其他有趣的事情。
但學生閒閒的就加減刷吧

不管什麼科系,都請著重在投資理財上。
畢竟工作到最後遲早得學的。
除非你願意並且"能"工作到70歲。

我要發表回答

立即登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