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鐵人賽,不談技術研究,而是整理過去一年在 PM 日常中與 AI 工具互動的心得。這些應用看似微小,但可以幫我省下 2、3 分鐘,甚至 5 分鐘,但累積起來,往往就是兩三小時的時間紅利。
從四個面向來回顧:提示詞、日常工作、圖像應用,以及心態轉變。每個主題都會寫下情境、提示詞與成果,就像便利貼一樣,方便日後翻找。或許未來看來會是很old的用法,但這次挑戰,是為了把這些效率提升的實驗,留下紀錄。
每一間公司的運營上,都一定會有各種公文、經費申請、出差理由、專案啟動書……這些文件其實都是會符合這公司的格式或框架,與其每次從空白頁開始,不如把AI當成初版內容...
在日常生活裡,常常會冒出一些一時之間無法解答的問題。這些問題看似隨口一提,卻其實都很深層。 比方說: 「要不要換工作?」 「要不要直接跟客戶大吵一架?」 「AI...
江湖再走,變動會有。 在職場打滾,總難免遇到轉職或換工作的時刻。這時候,履歷、作品集、面試準備…各種資料就會需要用上。但問題是,在臨時需要時才開始補資料,結果常...
當你開始累積一些內容,或者產品進入發佈階段時,行銷文案的需求就會浮現出來。這些行動往往是零散的,需要同時在不同管道上撒出許多的訊息,來做佈局和擴散。 問題在於,...
當PM,其實不只是排需求或看專案進度。更需要常常看市場在發生什麼事?市場趨勢怎麼走?競爭對手出了什麼新產品、新聞稿、財報…這些資訊如果能越早掌握,就能讓產品規劃...
寫作這件事,是這幾年才開始認真練習的。 原因其實可以追溯到以前做設計的時候。那時候常常需要研究、探索一些問題,但並沒有把研究過程記錄下來。當時覺得反正腦子裡有印...
日常生活工作中,很多事情的處理方式,其實都是同一種流程:不斷輸入、不斷累積,等到某個時間點再回來檢視累積資料內容。很像記帳——每天填入一兩項的資訊,真正回頭檢視...
開始慢慢也嘗試一些小工具或小遊戲。目的其實不是為了說「自己會寫程式」,正常軟體開發不是真正這樣做。但這過程真正目的是,讓自己可以更深入體驗軟體開發的過程;這也是...
很多人在用 AI 工具時,常常遇到一個狀況:不知道怎麼跟它「共創」才能得到心裡期待的效果。而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忘了一件事,LLM就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直接讓它逆...
在這一年的測試和各總實驗,來貼近自己生活上的需求,雖然還是不完全能達到我的需求,但是在不斷地嘗試中,就可以找到當下合適的方式,但是這樣的實驗之下,剛好世界經濟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