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鐵人賽挑戰 30 天使用 Python 搭配政府公開資料,一步步完成由淺入深的資料分析與視覺化圖表。整個系列將以 macOS + VS Code 為主要開發環境,適合想學 Python 資料分析的新手,或是想利用開放資料做專案練習的朋友。
在這 30 天裡,我會挑選 4–5 個具有代表性的台灣政府開放資料集,規劃上,第一週會先介紹環境安裝與工具準備,讓完全沒有基礎的讀者也能跟上;之後每個資料集會分成「資料介紹、下載方式、實作分析、圖表繪製」幾個階段,難度會逐步提升。
希望透過這個挑戰,讓大家看到資料分析並不遙遠,只要有興趣,就能利用身邊的公開資料,做出有趣又有價值的分析!
這週我們要使用的資料集是「空氣品質指標(AQI)」,這份資料可以從政府資料開放平臺下載,格式為CSV。內容涵蓋全臺各縣市空氣品質監測站每日(甚至每小時)的觀測數...
昨天我們認識了「空氣品質指標AQI」資料集,今天要正式開始讀取資料並挑選出分析所需的欄位。由於原始資料欄位非常多,若全部使用會讓後續分析過於雜亂,因此我們會先挑...
昨天我們已經成功讀取並篩選出核心欄位(縣市、AQI、PM2.5、時間),今天要進一步做縣市之間的比較,看看哪個縣市的AQI整體表現最好,哪個縣市需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