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機器人模擬搬上雲端 : 一個可複製、可擴展、以連結即開的「機器人沙盒」。
本系列以 30 天實作,目標是在 Kubernetes 上部署 NVIDIA Isaac Sim,並透過 Selkies 以 WebRTC 低延遲串流到瀏覽器:零安裝、開鏈接就能玩。
你將從零到一完成:GPU 節點與驅動(GPU Operator / Container Toolkit)、佈署 Selkies-Project、IsaacSim 打包。打開瀏覽器,機神就緒!
跟隨筆者的旅程,並在 Kubernetes上,以 Selkies-Project 打造 WebRTC 低延遲串流的 NVIDIA IsaacSim or Isa...
目標:從零建立一個 1 控制節點(control plane)+ 1 台 GPU 工作節點(worker) 的最小可用叢集,為之後的 CNI(Day 3)與...
CNI 選型評估 → 安裝 Cilium → 開啟 Hubble 可觀測性 → 連通性測試。 為什麼先選 Cilium?(Cilium vs Calico)...
承接 Day 3(Cilium 就緒),今天把 NVIDIA GPU Operator 部署到我們的最小叢集(1 控制 + 1 八 GPU Worker),自...
承接 Day 4(GPU Operator 就緒)。 將NFS 與 Kubernetes 接起來,提供 Isaac Sim/Isaac Lab dataset...
承接 Day 5(NFS 準備就緒),今天把 Ingress Controller + cert-manager + DNS 架好,建立對外可用的 TLS 化...
承接 Day 6(Ingress 與 TLS),今天切入 Kubernetes 安全與多租戶基礎:Namespace 隔離、ResourceQuota、Lim...
承接 Day 7(K8s 安全護欄),今天進入本系列的核心主角之一 —— Selkies 與 WebRTC。Selkies 是一個以 Kubernetes 為...
承接 Day 8(Selkies 與 WebRTC 基礎),今天動手部署 coturn + TURN-REST API,讓瀏覽器在多 NAT/防火牆環境中也能...
承接 Day 9(coturn + TURN-REST),今天用 Helm 部署 Selkies,並跑一個內建的 GL 樣板 App,驗證 GPU 能否正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