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手列表
Modern Web
報名日期:2025/09/14 21:22:16
全端補修課:Java Spring

距離上次被喊成全端已經過了好一陣子,累積了不少前端經驗後終究還是回來當全端社畜,不過從新手的第一份工作到現在還是有些不同的想法,就決定在這次來寫吧


Software Development
報名日期:2025/09/14 21:23:33
新 .NET & Azure & IoT & AI 開源技術實戰手冊 (含深入官方程式碼講解)

新 .NET & Azure & IoT & AI 開源技術實戰手冊 (含深入官方程式碼講解)


Software Development
報名日期:2025/09/14 21:53:09
Spring 冒險日記:六邊形架構、DDD 與微服務整合

在這 30 天,我會記錄如何一步步摸索 : 六邊形架構、DDD、Java Persistence with Spring Data and Hibernate、Junit5、Docker,有時間會探索Spring Security。嘗試串接 LINE Webhook 和一些免費 API。最後,我會挑戰再做一個 Python 微服務基於 FastAPI 框架,讓這三個獨立的服務 —— Java Spring Boot、資料庫、Python —— 能夠彼此溝通。 這不是專業的架構課QQ,這是一個 Spring、後端學習日記,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踩坑 ~~🚀。

所屬團隊 B33F 50UP

生成式 AI
報名日期:2025/09/14 21:59:31
AI 產品與架構設計之旅:從 0 到 1,再到 Day 2

一個 Slack AI ChatBot 的完整開發歷程,從產品發想到生產部署的 30 天技術實踐分享。 從 0 到 1:如何將普通 Slack Bot 升級為具有身份認知、支援多輪對話、甚至能 Bot 間協作的 AI ChatBot。 從 Day 1 到 Day 2:技術選型、架構設計、生產環境部署與維運。


佛心分享-IT 人自學之術
報名日期:2025/09/14 22:03:02
API 實戰入門從設計到驗證

對 API 技術的全面介紹,涵蓋其概念、設計原則與實作流程,說明如何通過RESTful API管理資料、服務與功能,並結合測試與驗證。從訂單查詢到後端服務的開發,API 的應用場景與技術實踐展示了現代軟體架構的核心價值,透過實作掌握 API 設計與驗證方法,可有效應用於實際問題解決。


Cloud Native
報名日期:2025/09/14 22:05:23
與雲原生精靈共舞:APISIX使用者的兩年旅程

在雲原生的時代裡,服務之間的連結就像是一場場舞蹈:節奏要準確,步伐要流暢,舞者之間還必須互相信任。作為 API Gateway 的新星,APISIX 就像是一位靈活的精靈,陪伴我在這兩年裡探索、實踐,並一步步將系統舞台搭建得更完整。 這個系列帶著真實的使用經驗、遇到的問題、解決的方式,以及背後的思考。你會看到: 從零開始的旅程:如何部署、如何理解 API Gateway 的角色。 舞步的演進:負載平衡、健康檢查、憑證管理、觀測性等核心議題。 舞台幕間的插曲:服務故障處理經驗、舊服務 TLS 相容問題。 進階的合作舞:踏入Kubernete這個雲原生更大舞


生成式 AI
報名日期:2025/09/14 22:10:27
從基礎概念開始了解生成式AI

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是基於人工智慧的技術,能夠創造出新的內容,如文字、圖像、音樂等。它通過學習大量的數據,掌握其內在模式和結構,再用這些知識生成類似的資料。常見的生成式AI技術包括生成對抗網絡(GANs)和自回歸模型(如GPT)。這些技術已廣泛應用於語言生成、圖像創作、音樂製作等領域。然而,生成式AI也面臨挑戰,如假信息生成、版權問題和倫理爭議等。隨著技術的進步,生成式AI將深刻影響創意產業及各行各業的未來發展。


DevOps
報名日期:2025/09/14 22:12:14
從零開始的 graylog 探險

此系列文將從基礎的部署開始,介紹 graylog 的各種功能,並夾雜我在公司專案中使用的心得與筆記。


DevOps
報名日期:2025/09/14 22:13:11
初探 LLM 可觀測性:打造可持續擴展的 AI 系統

這是一個從我個人觀察與實踐延伸的心得系列。最初只是想做一個 Grafana Assistant 來改善使用體驗,但隨著深入 LLM 應用,我逐漸意識到:這些系統同樣需要可觀測性,只是方式與傳統服務截然不同。過去的可觀測性 1.0 與 2.0,關注在基礎設施、微服務與指標。 而在 LLM 世界裡,核心卻是模型、提示、評測迭代與使用者互動。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新的觀點與實踐來理解 LLM 可觀測性。在這個系列中,我會從理論、實務、生態與架構多個層面切入,探索如何打造可持續擴展的 AI 系統。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傳統可觀測性與 LLM 應用的交會,能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


生成式 AI
報名日期:2025/09/14 22:13:27
自學程式語言

在30天後可以做到不用提示詞完成leetcode 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