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加上河川水文監測系統,可以有效監測河川的水文,避免災害的發生
手機加上河川水文監測系統,台灣的河川每年有一段時間的水流特別大,稱之為洪泛期,另一段時間為枯水期,洪泛期時間要在河川的沿岸架設監測系統,枯水期則撤回,沿著河岸架設的監測系統,由於拉市電不易,拉有線電話也不易,也不是固定的常設於定點的監測系統,手機此時扮演很重要回傳即時監測數據及即時監測影像的通訊設備,中央控制台由整條河川旁的數十個監測系統所回傳的即時資訊,一但洪水發生就要立刻通河川沿岸居民做防洪準備,嚴重時立刻通知河川的沿岸居民撤離,避免災害的發生。監測系統使用太陽能發電,風能發電,燃料電池發電等方式,供應所需電力。
這一類的監測系統,早就有這方面的解決方法,根本不需要你的創意啦。下次找創意時,先考慮一下這類的創意是否真的是「創意」。
手機開發監測系統難度比較高,最主要是OS作業系統的問題
到不如用新一代的3.5G NoteBook會比較快一點,OS是大家比較熟析的Windows or Linux
甚至更便宜一點工業電腦加上USB 3.5G 網卡一樣可以發送的出來
而且設定的好,可以遠端桌面遙控這個電腦。
不須跋山涉水找到手機再安裝設定,或更新監測系統版本。
有時學院派理論想法固然很好,但有時實戰派的工程師作法也不錯
大家腦力激盪一下,說不定有更創新的想法。
監測系統不會是在手機上面跑啦,這裡說的應該只是一些senser。senser的監測資料可以透過各種無線裝置傳送阿,其實這一類的裝置,資料量並不大,所以可以用的設備很多。
真正的監測系統,是收到這些資料再分析判斷,並不是裝在河川週邊的。
哈~小弟孤陋寡聞了~
整個監測系統包含末端Input部分、局端主機分析系統和Output發送介面,並不只是單單指的是主機系統。
senser的監測資料可以透過各種無線裝置傳送阿?
手機的傳送機制是? 如果未經開發,最簡單的是"簡訊系統",但是"誰"負責輸入?
所以說再怎樣簡單的系統都要考慮到[簡單開發][簡單維護]這個精神
手機再簡單一點的程式開發是JAVA,輸入介面嘛~那就可難說各家手機廠沒有一個標準介面
尤其手機生命週期太短,平均6~12個月。萬一開發好要上線使用,卻買不到同型號的手機了,或用個三、五年Senser設備有問題,換個Senser介面要重新製作測試
還有,山林裡現場有很多不可預期的因素,可能不會是在LAB裡可以想得到的
小弟之前單位曾經支援過石管局的石門水庫水文管理系統、玉山頂上測候站...,都需要人力將太陽能板、設備扛上山架設、測通,每趟下來都是5~7天。但有時剛架好的Senser 就被"小猴子"拔去玩",或被山豬吞下肚,真的是欲哭無淚 :)
因此目前較多的作法是Senser 透過RS-485 或RS-232傳統介面接到PLC,再由PLC[端點輸入機制]透過[無線電波]的方式傳遞到局端主機分析系統,分析結果後用網頁、Email、簡訊方式呈現。
版主這裡分享的是[端點輸入機制]與[無線電波傳送機制]的想法。
時代在進步,隨時都有可能出現新的組合。
呵~小猴子不知道值不值錢,只對閃閃發亮的東西有興趣~
只有大猴子進化版才知道錢的用途,值不值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