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認識 ReactiveX 的重要組成之一,也就是「觀察者模式 - Observer Pattern」。有學過物件導向程式設計的朋友應該都聽過設計模式 (Design Pattern),而觀察者模式就是其中一種,也是蠻常見的一種,同時也是 ReactiveX 的主要核心,所以如果你還不知道什麼是觀察者模式,務必繼續看下去喔!
以下文字摘取自維基百科對於觀察者模式的介紹:
觀察者模式是軟體設計模式的一種。在此種模式中,一個目標物件管理所有相依於它的觀察者物件,並且在它本身的狀態改變時主動發出通知。這通常透過呼叫各觀察者所提供的方法來實現。此種模式通常被用來實時事件處理系統。
我個人認為這個模式最重要概念的是:「當我們要觀察一個資料的變化時,與其主動去關注它的狀態,不如由觀察的目標主動告知我們資料變化,可以更加即時且可靠的得知資料變化。」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各種「觀察」的現象存在,例如看看某個 Youtuber 有沒有新的影片上線,走在路上要注意紅綠燈的狀態等等,許多都是「主動」觀察的行為,然而這樣的觀察並不一定這麼方便且即時。
以 Youtuber 上架新影片為例,如果我們想在第一時間就知道某個 Youtuber 上架了新影片,就必須不斷、定時的重新整理某個頁面,才能看到有沒有新的影片上架,想當然這種「被動」的方法並不是一個方便且即時的方式。
而有在使用 Youtube 平台的應該都知道有個「開啟小鈴鐺」功能,這個功能可以在新影片上架時「主動」的通知我們,隨著現在瀏覽器、APP 的「通知」功能越來越完善,要即時收到第一手資訊也變得越來越容易!
這就是觀察者模式想要達到的境界,同樣是「觀察」,由被觀察目標主動通知效率好多了!
下圖一樣來自維基百科
基本上只有兩個角色,每個角色有各自的方法需要實作:
notify
: 當目標資料變更,會呼叫觀察者的 notify 方法,告知資料變更了notifyObservers
:用來通知所有目前的觀察者資料變更了,也就是呼叫所有觀察者物件的 notify
方法addObserver
:將某個物件加入觀察者清單deleteObserver
:將某個物件從觀察者清單中移除接著我們以「影片上架通知」功能作為範例,實際上用 JavaScript 實作看看。
實作程式碼:https://stackblitz.com/edit/mastering-rxjs-06-observer-pattern-video-notify-demo
假設現在有兩個人想要知道影片上架了,也就是這兩個人都是所謂的「觀察者」,每個觀察者必須實作 notify
方法,用來接受新影片的通知
// 觀察者 A
const observerA = {
notify: id => {
console.log(`我是觀察者 A,我收到影片 ${id} 上架通知了`);
}
};
// 觀察者 B
const observerB = {
notify: id => {
console.log(`我是觀察者 B,我收到影片 ${id} 上架通知了`);
}
};
接著實作要觀察的「目標」,這個目標要負責管理所有的觀察者,並且在需要的時候通知它們
const youtuberSubject = {
// 存放所有的觀察者,也就是開啟通知的使用者
observers: [],
// 通知所有觀察者新影片上架了
notifyObservers: id => {
// 列舉出每個觀察者,並進行通知動作
youtuberSubject.observers.forEach(observer => {
observer.notify(id);
});
},
// 加入新的觀察者,也就是有新使用者開啟通知了
addObserver: observer => {
youtuberSubject.observers.push(observer);
},
// 將某個觀察者移除,也就是某個使用者關閉通知了
deleteObserver: observer => {
youtuberSubject.observers = youtuberSubject.observers.filter(
obs => obs !== observer
);
}
};
有了「觀察者」和「目標」後,我們就可以實際看看雙方互動的結果啦!
首先在沒有任何觀察者進行觀察的情況,上架一個新影片:
// 影片 1 上架,此時還沒有觀察者
youtuberSubject.notifyObservers(1);
// 輸出結果:
// (沒有任何輸出)
想當然,因為現在沒人開啟通知,因此也不會有人收到通知。
接著加入一個觀察者,然後上架新影片:
// 加入觀察者 A,也就是觀察者 A 開啟通知了
youtuberSubject.addObserver(observerA);
// 影片 2 上架,此時觀察者 A 會收到通知
youtuberSubject.notifyObservers(2);
// 輸出結果:
// 我是觀察者 A,我收到影片 2 上架通知了
有了一個觀察者後,當新影片上架,自然就會收到通知啦!
如果有兩個觀察者呢?
// 加入觀察者 B,也就是觀察者 B 開啟通知了
youtuberSubject.addObserver(observerB);
// 影片 3 上架,此時觀察者 A 跟 B 都會收到通知
youtuberSubject.notifyObservers(3);
// 輸出結果:
// 我是觀察者 A,我收到影片 3 上架通知了
// 我是觀察者 B,我收到影片 3 上架通知了
當然是兩個觀察者都會收到通知啦,而這兩個觀察者收到通知後,就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來決定如何繼續處理這段影片,這也是一種「關注點分離」的實現,同樣收到新影片 A 跟 B 想做的事情可能截然不同,如果硬要寫在一起,程式碼肯定也會越來越複雜,而拆開後只要各做的事情就好囉。
最後我們移除一個觀察者看看:
// 移除觀察者 B,也就是觀察者 B 關閉通知了
youtuberSubject.deleteObserver(observerB);
// 影片 4 上架,此時只剩下觀察者 A 會收到通知
youtuberSubject.notifyObservers(4);
// 輸出結果:
// 我是觀察者 A,我收到影片 4 上架通知了
可以看到,適當的使用觀察者模式對於未來程式的維護性會高很多,當影片上架需要做額外的事情時,只要增加一個觀察者,讓新的觀察者來做就好,若某件事情不需要做了,也只需要將做這件事情的觀察者移除,被觀察的目標完全不用修改任何程式碼!
還記得昨天文章我們講到 ReactiveX 將任何事情都視為串流 (Stream) 嗎?在今天的例子應該不難看出串流的影子,這個通知功能就是一條串流,將每次影片上架的消息「流」到每個觀察者中。
因此除了任何事情都是串流外,我們也會將每一條串流都視為**「可被觀察的」(Observable)**,所以在使用 ReactiveX 時,我們會常常聽到:
Observable 這個名詞會非常大量的被使用,而有了觀察者模式的概念後,未來在使用 ReactiveX 設計程式時,就不會搞不清楚這個名詞囉!
看到這裡,再回顧一下之前「快速上手 RxJS」的文章,應該也不難發現 RxJS 基礎的使用方式就是觀察者模式的延伸:
Subject
物件addObserver
就是 RxJS 的 subscribe
方法,都是把「觀察者」加入清單內deleteObserver
就是訂閱 (subscribe) 後拿到 Subscription 物件的 unsubscribe
方法notify
方法就是 RxJS 中提到 Observer 的 next()
方法 (負責接收通知)notifyObservers
就是每個 Subject 的 next()
方法 (負責送出通知)next()
通知處理之外,ReactiveX 還另外定義了 error()
和 complete()
方便我們另外處理錯誤和完成兩種類型的通知。因此今天的隨堂測驗就是:「請嘗試使用 RxJS 完成今天練習的影片上架通知功能」。
相信有了這些共通的觀念,要完成一樣的功能應該不難才對,明天我們再來公佈解答。
今天我們學習到了觀察者模式的基本概念,也嘗試用實際的程式碼感受了一下這個模式的方便之處,觀察者模式在許多地方都有大量的被應用到;而 ReactiveX 就是以觀察者模式為基礎設計的,因此也不難看到許多共通的影子。
有了觀察者模式的基本觀念後,在使用 RxJS 開發網頁應用程式時也會更加得心應手,至少會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最後我們出了一道題目,目的是有觀察者模式的觀念後,再用同樣觀念實際感受看看 RxJS 的觀察者模式應用,明天我們再來解答做法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