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邦幫忙

7

非本科軟工70場面試的反思

  • 分享至 

  • xImage
  •  

第一年

投履歷有回應&主動邀約的幾乎都是小公司,資本額幾百萬的那種,唯一的共同點大概就是薪水剛過基本薪資多一點,考題內容也都是基本題,像是迴圈印數字,印星星這種,公司似乎很擔心請到完全都不懂的人,系統設計沒被問過,最多被問有沒有使用過某某框架,作品集也都只是翻翻而已,雖然做出來的是實際上線的系統,但工作經驗似乎是人資的心結,說白了就是沒經驗=不會做事,公司付錢來培訓你的心態,最後選了一家薪資普通但是輕鬆的工作,成為進入業界的第一個跳板。

第二年

系統廠邀約面試&中小企業主動邀約,薪水都寫面議,所以也不知道具體是多少,大多數是去當炮灰的,考題五花八門,第一面通常是基本題,考session或是git這種簡單概念,二面就開始群魔亂舞了,各種奇怪的情境題,像是如何開發處理1000萬筆數據的後台系統,當時功力不夠很多都答不上來,其實就是批次處理+分散式系統的運用,拿到無聲卡居多,最後選了一家鳥公司,可以參考慘痛的資遣-萬惡的軟體接案公司

第三年

跟前一年差不多,印象深刻的是有得到某新加坡外商的面試機會,但人資偏雷,忘記phone interview的時間,最後花了一堆特休假到最後一關大主管面,估計是看到非本科學歷開始各種挖坑,答不好扣分,答得好繼續挖這種,拉鋸到後面他也累了,直接出動bar raiser送我下去,最後選了一家跨國新創練功,雖然薪水普通但是可以設計分散式系統。

未來

希望累積年資能進大公司養老,這對我這種沒特殊專長的非本科仔大概是最好的出路了,安安穩穩躺到退休就行。


.
圖片
  直播研討會

1 則留言

1
I.T. Wang
iT邦研究生 5 級 ‧ 2025-02-01 08:19:52

謝謝版主分享。
其實...近十年國內大學的資訊系所(含碩),畢業後繼續從事資訊工作大約32%...也就是說資訊系所畢業的學生,10個約3個繼續做資訊工作。
而「現在」是IT產業的講師、大神、專家,卻很少背景是資訊系所畢業(當然可能是他們當時年代也沒有資訊科系就讀)。
然而更扯的真人真事,有人興趣在資訊安全、大4主動在外學ccna(主要想學網路安全)、碩班指導教授給他研究區塊鏈(是該大學資管專長)、產業實習給他java工作(對他而言是大一程度銜接就業程度),都碩畢了,學校提供的碩班專長&產業實習應該直接相關吧?
雖然好處是讓他各領域試水溫,但學術角度我真的感到資訊教育的不成功,然後現在學校會過度鼓勵(洗腦)碩士學位多好多棒年薪百萬,現實也是面試各種被電,最後找到34K工作。
(說白了新生註冊率就是校方KPI,表示學校好小孩喜歡念這間學校,如果業界真那麼重視學位,照理說國內公私立大學研究所絕對招好招滿,事實是連國立研究所都在招生打廣告)

總之小弟雖不是IT主管,但有一些面試新人的經驗...即相同新人小白的條件,
非本科卻從事資訊工作,學習IT技術的態度容易較為認真、誠懇、上進、後來成就的也多;
比台科資管學士畢業,空有文憑好太多了(專業不足+缺乏團隊協作導致客戶系統斷線,公司被追究責任150萬)...還遇過高科資管碩士研究網路安全沒聽過IPv6...
加油! 希望版主未來順利如願!

我要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