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第 12 屆 iThome 鐵人賽

3
Modern Web

打通 RxJS 任督二脈系列 第 34

認識 RxJS 的 Scheduler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 RxJS 的 Scheduler,雖然在一般使用 RxJS 開發應用程式時幾乎不會用到 Scheduler,但 Scheduler 可以說是控制 RxJS 至關重要的角色,偶爾也有可能會需要使用 Scheduler 來調整事件發生時機!

到底什麼是 Scheduler?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快速認識 Scheduler

Schedule 這個單字本身有「安排」的意思,因此 Scheduler 可以想像成是「負責安排」的人,具體來說安排什麼呢?就是安排 Observable 內「事件」該如何發生的時機點。

舉個例子來說,請思考一下以下程式會以什麼樣的順序印出資料?

console.log('start');
of(1, 2, 3)
  .subscribe({
    next: result => console.log(result),
    complete: () => console.log('complete')
  });
console.log('end');

應該不難判斷,由於 of(1, 2, 3) 事件是「同步執行」的,因此結果為:

start
1
2
3
complete
end

那麼有沒有辦法讓 of(1, 2, 3) 變成「非同步執行」呢?當然是有的,我們可以在 of 參數的最後放上一個 Scheduler 來安排資料處理的順序,以下範例透過 asyncScheduler 來幫助我們將 of(1, 2, 3) 的資料變成非同步執行的程式:

import { asyncScheduler, of } from 'rxjs';

console.log('start');
of(1, 2, 3, asyncScheduler)
  .subscribe({
    next: result => console.log(result),
    complete: () => console.log('complete')
  });
console.log('end');

程式碼:https://stackblitz.com/edit/mastering-rxjs-make-observable-async

此時因為 of(1, 2, 3) 是非同步執行的,結果就變成:

start
end
1
2
3
complete

很簡單吧!透過 Scheduler 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的將同步程式切換成非同步程式,當然實際上不只這樣而已,還有許多 Scheduler 的使用技巧,但在介紹更多內容之前,先讓我們簡單(?)理解一下非同步處理的核心邏輯。

認識 JavaScript 處理非同步的原理

我們都知道可以使用 PromisesetTimeout 讓一段程式變成非同步執行,那麼以下程式印出的結果為何?

setTimeout(() => {
  console.log('A');
});
Promise.resolve('B')
  .then(result => console.log(result));

既然都變成非同步了,理論上應該先變成非同步先處理吧,所以應該是先印出 A 再印出 B 嗎?很可惜的不是,答案是先印出 B 再印出 A,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跟 JavaScript 的非同步處理方式有關。

認識 Microtask 與 Macrotask

首先,我們必須先知道的是當 JavaScript 開始執行一段程式時,會產生一個「工作階段 (task)」,並「同步」的執行相關的程式碼,而當遇到 PromisesetTimeout 這類非同步呼叫時,會先將裡面的程式碼丟到一個「等待區 (task queue)」,然後繼續處理其他同步的程式碼,直到目前同步的程式碼處理完後,再從「等待區」將程式碼拿出來以「同步」的方式執行裡面的程式碼。

由於等待區是一個佇列 (queue) 的資料結構,佇列的特色就是先進先出,因此先進入等待區的程式會先被執行,以下兩段非同步程式呼叫執行後會先印出 A 再印出 B

Promise.resolve('A')
  .then(result => console.log(result));

Promise.resolve('B')
  .then(result => console.log(result));

那麼為什麼稍早的程式中 setTimeout 執行順序跟我們想的不一樣呢?這是因為所謂的「等待區」在 JavaScript 處理中其實會有兩種:

  • Microtask queue:如 Promise 或 node.js 中的 process.nextTick,都會丟到 microtask queue 中。
  • Macrotask queue:如 setTimeoutrequestAnimationFrame,都會丟到 marcotask queue 中。

JavaScript 在同步執行完畢時,會先將所有的 microtask queue 中的程式執行完畢,確認清空 microtask queue 的工作後,再處理下一個 macrotask queue 中的工作,也因此同時有 PromisesetTimeout() 呼叫時,promise 會進入 microtask queue 而 setTimeout 則進入 macrotask queue,所以 Promise 的程式會先進行處理,之後才處理 setTimeout 的程式。

影片支援

為什麼要切成這樣呢?中間有不少原因,還會牽扯到另一個大主題「event loop」,但這些不是今天的主題,因此就不花篇幅介紹了,有興趣可以看看以下影片 (有中文字幕):

Yes

大方向是,在每次 macrotask 結束前,會清空 microtask 所有工作,當清空後才會進行畫面渲染,接著處理下一次的 macrotask,因此 macrotask 作用在每次畫面渲染的前後,而 microtask 則不是。

現在我們只要知道非同步運作有一個粒度小的 microtask 以及一個粒度大的 macrotask ,以及畫面渲染時機的不同,就足以幫助我們更加理解 RxJS 的 Scheduler 囉。

再次認識 Scheduler

接著我們再來仔細認識一下 RxJS 的 Scheduler 到底是什麼,Scheduler 實際上就是用來幫助我們決定程式要「同步」或是「非同步」執行的一個角色;在同步執行時,我們可以用來確保不同的 「同步 Observable」事件會在一致的時間點 (frame) 觸發;而在非同步執行時,則可以用來控制使用 microtask 還是 macrotask 處理事件。

從文字來看稍微有點抽象,之後我們會有更多程式碼解釋。

Scheduler 的種類

Scheduler 依照運作邏輯分成以下幾類:

  • null:也就是不指定 Scheduler,那們就是同步執行的。
  • queueScheduler:也是同步處理的,但在執行時 RxJS 會將所有同步的 Observable 資料放到 queue 內,再依序執行,稍後我們會說明這和 null 有什麼區別。
  • asapScheduler:非同步處理,與使用 Promise 一樣的非同步處理層級,也就是使用 microtask
  • asyncScheduler:非同步處理,處理方式同 setIntervael ,屬於 macrotask 層級
  • animationFrameScheduler:非同步處理,處理方式同 requestAnimationFrame,也是屬於 macrotask 層級,但更適用於動畫處理 (效能較優)

建立類型 Operators 使用 Scheduler

在建立類型的 operators 如 offromtimer 等,都可以在最後一個參數指定要使用哪個 Scheduler 如:

of(1, 2, 3, asyncScheduler);

此時 operator 會幫我們將每個事件值用指定的處理方式來安排事件發生,以下舉個例子來說明不同 Scheduler 執行的結果。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1019/200206171QUYTGXDBW.jpg

畫面中有一個紅色方塊,我們將示範使用不同的 Scheduler 來移動這個方塊,並看看執行過果,成式碼如下:

const initPosition = () => {
  const blockElement = document.querySelector("#block") as HTMLElement;
  blockElement.style.left = "100px";
  blockElement.style.top = "100px";
};

const updatePositionByScheduler = (scheduler: SchedulerLike) => {
  initPosition();

  setTimeout(() => {
    console.log("start");

    range(0, 100, scheduler).subscribe({
      next: val => {
        const blockElement = document.querySelector("#block") as HTMLElement;
        blockElement.style.left = 100 + val + "px";
        blockElement.style.top = 100 + val + "px";
      },
      complete: () => console.log("complete")
    });
    console.log("end");
  }, 300);
};

fromEvent(document.querySelector("#goNull"), "click").subscribe(() => {
  updatePositionByScheduler(null);
});

fromEvent(document.querySelector("#goQueue"), "click").subscribe(() => {
  updatePositionByScheduler(queueScheduler);
});

fromEvent(document.querySelector("#goAsap"), "click").subscribe(() => {
  updatePositionByScheduler(asapScheduler);
});

fromEvent(document.querySelector("#goAsync"), "click").subscribe(() => {
  updatePositionByScheduler(asyncScheduler);
});

fromEvent(document.querySelector("#goAnimationFrame"), "click").subscribe(
  () => {
    updatePositionByScheduler(animationFrameScheduler);
  }
);

updatePositionByScheduler 負責根據指定的 Scheduler 來移動紅色方塊,在程式開始時,先呼叫 initPosition 重置紅色方塊的起始位置,接著依照不同的 Scheduler 依序產生一個 0~99 數值,並訂閱此 Observable 來更新畫面。

程式碼已經放在 StackBlitz 上:

https://stackblitz.com/edit/mastering-rxjs-schedulers

可以嘗試按按看每個按鈕,並比較一下畫面更新的方式以及 console.log 輸出的順序,以下簡單說明一下執行結果:

使用 null

由於 range() 本身是同步執行的,因此會在一個工作階段 (task) 中全部跑完,可以直接用同步執行的思維去想就好,輸出結果為:

start
complete
end

由於執行完才會渲染畫面,因此紅色框框會從左上角立刻出現在右下角。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1019/20020617aTLUeJ237n.jpg

使用 queueScheduler

使用 queueScheduler 時,資料依然是「同步執行」的,因此結果與使用 null 完全一樣,但在一個同步工作階段中,會再使用 queue 將資料包裝起來處理; queueScheduler 做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麼?我們在後續說明。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1019/200206175PlrRLonrG.jpg

使用 asapScheduler

asapScheduler 會將每次 Observable 事件值都用「非同步」的方式處理,因此執行順序為:

start
end
complete -> 因為是非同步執行 

asapScheduler 的非同步行為會進入 microtask,而再 microtask 階段是不會處理畫面渲染的,因此畫面中的紅色方塊雖然會「非同步的」被更新座標,但會在最後「直接出現在右下角」。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1019/20020617MpTX85AGee.jpg

使用 asyncScheduler

asyncScheduler 也會將每次 Observable 事件值使用「非同步」的方式處理,所以執行順序一樣是:

start
end
complete

不過 asyncScheduler 是使用 macrotask 處理非同步呼叫,而畫面渲染行為會發生在每次 macrotask 結束之間,因此每次 Observable 的事件跟事件發生之間會產生畫面渲染,結果就是可以看到紅色方塊往右下角移動的動畫。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1019/20020617oHwHz53ohc.jpg

使用 animationFrameScheduler

animationFrameScheduler 觸發的時機點和畫面重繪 (repaint) 定義的時機點一樣,就跟我們使用 JavaScript 的 requestAnimationFrame 一樣,基本上是 1/60 秒發生一次,使用 requestAnimationFrame 的時機通常是使用 JavaScript 處理動畫,可以避免使用 setTimeout((), 1) 運算太頻繁,但畫面跟新頻率不需要這麼高的問題。

由於是非同步執行,因此執行結果與前面相同,但可以看到畫面上的紅色方塊以比較慢的速度移動,原則上會是每 1/60 移動一次。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1019/20020617gSOlhGilSB.jpg

不同建立類型 Operators 預設的 Scheduler

以下是可以在最後一個參數設定 Scheduler 的建立類型 operators:

  • bindCallback
  • bindNodeCallback
  • combineLatest
  • concat
  • empty
  • from
  • fromPromise
  • interval
  • merge
  • of
  • range
  • throw
  • timer

建立類型的 operators 有部分會有預設 operator,尤其是跟時間控制有關的,例如 interval 的方法簽章如下:

interval(period: number = 0, scheduler: SchedulerLike = async): Observable<number>

可以看到是使用 asyncScheduler,而有些則沒有預設 scheduler,那麼就依照該 operator 預設的邏輯來決定同步或非同步,例如 of 預設的 Scheduler 是 null,因此是同步處理,而 timer 預設也是使用 asyncScheduler

使用 scheduled operator 避免 of 和 from 模糊不清

另外還有一個重點 offrom 裡面的參數是不固定的,因此直接將 Scheduler 放在最後會相對不容易理解,也會有「無法將 Scheduler 物件本身當作事件值發送」的問題,因此 RxJS 還有一個建立類型 Operator - scheduled 來處理這個問題。

scheduled 只能放兩個參數,第一個參數是資料,如果有多筆則使用陣列處理;第二個參數則是要使用哪個 Scheduler。因此以下程式不建議使用:

of(1, 2, asyncScheduler);

建議改使用

scheduled([1, 2], asyncScheduler);

使用 Scheduler 控制來源 Observable

除了在建立類型 operators 最後參數加上 Scheduler 外,如果想控制一個來源 Observable 發生的時機點,可以使用 observerOn 這個 operator,依照 Scheduler 來控制收到事件的時機點,如:

console.log('start');
of(1, 2)
  .pipe(observeOn(asyncScheduler))
  .subscribe({
    next: result => console.log(result),
    complete: () => console.log('complete')
  });
console.log('end');

程式碼:https://stackblitz.com/edit/mastering-rxjs-operator-observeon

由於我們將來源事件用非同步的方式接收處理,因此 startend 會先印出,然後才依序印出 12complete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 of(1, 2) 依然是「同步處理」行為,只是在訂閱時透過 observeOn(asyncScheduler) 將收到的資料放到 macrotask 內,因此以下兩段程式碼處理行為完全不同:

// (1)
of(1, 2, asyncScheduler);
// 注意:此用法已被標示棄用,這裡純粹拿來比較用
// 實際上建議寫成 scheduled([1, 2], asyncScheduler)
// (2)
of(1, 2).pipe(observeOn(asyncScheduler));

第一段程式碼是把「每一個值分別放入 macrotaask 中」。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1019/20020617ob8Lxku3Fu.jpg

第二段程式碼則是「產生 1 和 2 後,再將這兩個資料放入 macrotask 中」。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1019/20020617c8ocN04sfC.jpg

這個觀念非常重要!如果搞錯,很可能整個執行順序都跟想的不同了。

使用 Scheduler 控制訂閱時機

observeOn 可以用來控制「處理來源 Observable 事件的時機」,而我們也可以用 subscribeOn 來控制「訂閱來源 Observable 的時機」,以下程式一樣是非同步執行的。

console.log('start');
of(1, 2)
  .pipe(subscribeOn(asyncScheduler))
  .subscribe({
    next: result => console.log(result),
    complete: () => console.log('complete')
  });
console.log('end');

程式碼:https://stackblitz.com/edit/mastering-rxjs-operator-subscribeon

執行結果:

start
end
1
2
complete

一樣的,別忘記 of(1, 2) 本身依然是「同步執行」程式喔!

null 與 queueScheduler 的差別

最後,我們回到「同步」程式,看看使用 null 與使用 queueScheduler 到底有什麼不同,先想想看以下程式會如何執行:

const sourceA$ = of(1, 2);
const sourceB$ = of(3, 4);

combineLatest([sourceA$, sourceB$])
  .pipe(map(([a, b]) => a + b))
  .subscribe(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

我們已經知道 combineLatest 會訂閱參數內的 Observables,當每個 Observables 發生事件時,將這個時與其他的 Observables 「最後一次事件組合在一起」,所以理論上過程如下:

  • sourceA$ 發生事件 1,此時 sourceB$ 還沒有任何事件發生
  • sourceB$ 發生事件 3,此時跟 sourceA$ 最後一次事件值 1 組合在一起,得到 3 + 1 = 4
  • sourceA$ 發生事件 2,此時跟 sourceB$ 最後一次事件值 3 組合在一起,得到 2 + 3 = 5
  • sourceB$ 發生事件 4,此時跟 sourceA$ 最後一次事件值 2 組合在一起,得到 4 + 2 = 6
  • sourceA$ 結束
  • sourceB$ 結束

因此印出的值應該是 456,實際上是這樣嗎?很可惜,實際結果是:只印出 56!怎麼會這樣呢?

不使用 scheduler 的同步執行順序

別忘記了 of 是「同步執行」的,因此在使用 combineLatest 分別訂閱兩個 Observable 時,實際上會變成類似以下程式碼的執行順序:

const sourceA$ = of(1, 2);
const sourceB$ = of(3, 4);
sourceA$.subscribe(...);
sourceB$.subscribe(...);

看出問題了嗎?因為「同步執行」的關係,在訂閱 sourceA$ 時會先同步產生 12 事件後結束;接著才是訂閱 sourceB$ 同步產生 34 事件然後結束,因此正確運作過程為:

  • sourceA$ 發生事件 1,此時 sourceB$ 還沒有任何事件發生
  • sourceA$ 發生事件 2,此時 sourceB$ 還沒有任何事件發生
  • sourceA$ 結束
  • sourceB$ 發生事件 3,此時跟 sourceA$ 最後一次事件值 2 組合在一起,得到 3 + 2 = 5
  • sourceB$ 發生事件 4,此時跟 sourceA$ 會後一次事件值 2 組合在一起,得到 4 + 2 = 6
  • sourceB$ 結束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1019/20020617QxGWlbX8S3.jpg

以上過程都是「同步執行」的,也就是在一個執行階段 (task) 內依序完成。

因此結果只印出 56 啦!那麼要怎麼達到我們預期的 456 的結果呢?這時候就是使用 queueScheduler 的時機了。

使用 queueScheduler 的執行順序

queueScheduler 一樣是同步處理的,但在產生資料時,會將資料存入一個佇列 (queue) 內,每個 Observable 都會有自己的 queue,而 queue 除了佇列本身概念外,也可以想像成是一個「虛擬的時間窗格 (frame)」,因此當訂閱發生時,整個資料流就會依照這個 queue 內的虛擬時間窗格「一格一格的產生事件」。

因此上述的 sourceA$sourceB$ 若是使用了 queueScheduler,則 sourceA$ 的事件 1sourceB$ 的事件 2 就會同時產生,而要達到這個目的,combineLatest 也必須將資料用「時間窗格」的方式訂閱。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01019/20020617RB14j3C9I6.jpg

最終的程式碼為:

const sourceA$ = scheduled([1, 2], queueScheduler);
const sourceB$ = scheduled([3, 4], queueScheduler);

combineLatest([sourceA$, sourceB$])
  .pipe(
    subscribeOn(queueScheduler),
    map(([a, b]) => a + b)
  )
  .subscribe(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

程式碼:

https://stackblitz.com/edit/mastering-rxjs-queuescheduler?file=index.ts

有了這些 Scheduler,控制時間就更容易啦!

本日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 JavaScript 處理非同步程式的基礎原理,以及 RxJS 如何使用這些原理來設計出各種的 Scheduler,幫助我們「安排」事件發生的時機點!

  • queueScheduler:同步處理事件,但有個虛擬的時間窗格概念
  • asapScheduler:非同步處理事件,使用 microtask,如 Promise
  • asyncScheduler:非同步處理事件,使用 macrotask,如 setTimeout
  • animationFrameScheduler:非同步處理事件,使用 macrotask,背後處理雷同 requestAnimationFrame,通常主要用於動畫處理

另外我們也可以使用 observeOn 控制事件來源處理時機點,以及使用 subscribeOn 處理訂閱事件時機點。

雖然一般開發應用程式時,不太會使用到 Scheduler 控制,但當遇到時,就不怕不知道如何是好囉!

相關資源


上一篇
如何設計自己的 RxJS Operators
下一篇
如何替 RxJS 撰寫測試 - 一般測試與彈珠圖測試方法
系列文
打通 RxJS 任督二脈35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1 則留言

1
madaono
iT邦新手 5 級 ‧ 2020-12-29 10:00:10

好文章,里面的例子直接解决了我很多关于Scheduler的疑惑,赞

很高興文章對您有幫助,也讓我成就滿滿阿 /images/emoticon/emoticon01.gif

我要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