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第 12 屆 iThome 鐵人賽

DAY 8
1
Modern Web

前端建置工具完全手冊系列 第 8

Day 8: 第一個 babel plugin

  • 分享至 

  • xImage
  •  

介紹了這麼多,我們終於要來介紹怎麼寫個 plugin 了,這邊會盡量涵蓋大部份的用法,不過如果還是有缺的話可以去看超詳細的 Babel Handbook,不過它的中文並沒有翻譯完

存取節點

首先你總要先找到要修改的節點,這邊假設我們要幫一個特定的函式 myFunction 加上除錯用的資訊,這邊就只加上檔名就好,而這個 myFunction 是長這樣的:

function myFunction(data, optionalFilename)

使用者可以自己在 optionalFilename 傳入自己想要的名字,或是由 plugin 加上去,第一步就是打開 [AST Explorer] 並寫個簡單的測試程式來確定 AST 會長怎樣:

myFunction(foo, __filename)

而結果像這樣

ast

由於我們要能判斷使用者傳入了幾個參數,也要能確定使用者是呼叫我們的函式,所以這邊選擇在 CallExpression 這邊做處理:

// babel 的 plugin 可以用 module.exports ,或是 es6 的 export default 都行的
// 函式的第一個參數數就是使用者正在使用的 `@babel/core`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 types: t }) {
  return {
    name: 'add-debug-information', // plugin 的名字,這不一定要加
    // pre(state) {}, // 要處理一個新的檔案時會呼叫這個函式
    // post(state) {}, // 完成處理一個檔案時呼叫的函式
    visitor: {
      CallExpression(path) {
        console.log(path) // 這邊就可以取得 CallExpression
      },
      // babel 可以在進入節點或是離開節點時呼叫 plugin 的函式,不過因為通常只會需要在進入節點時處理,
      // 所以 babel 讓使用者可以簡寫成上面那樣,如果要實際在進入與離開時存取節點的話要寫成像這樣
      // CallExpression: {
      //   enter() { // 進入時
      //   },
      //   leave() { // 離開時
      //   },
      // }
    }
  }
}

判斷是否是目標節點

下一步就是要判斷是不是我們要做處理的節點了,這邊就先只簡單的判斷兩個條件,函式名稱是 myFunction 並且只有傳入一個參數:

// 這邊只寫 CallExpression 的內容
if (
  t.isIdentifier(path.node.callee, { name: 'myFunction' }) && // 判斷函式的名稱是 `myFunction` ,這邊的 t 就是 babel 傳進來的 types ,可以回去看一下 plugin 的開頭
  // 另外也可以直接判斷 node 的 name 像: t.isIdentifier(path.node.callee) && path.node.callee.name === 'myFunction'
  
  path.node.arguments.length < 2) { // 確定沒有傳入第二個參數
  // 處理目標節點
}

如果要判斷的目標比較複雜,目前也沒有比較好的方法,只能像這樣做比較,另外因為 babel 中只能拿的到 AST 資訊,如果要判斷型態等等的幾乎是沒辦法的,因此實際在寫 plugin 時必須盡可能考慮所有合理的寫法,若真的沒辦法處理時則要特別告訴使用者必須照著某種格式寫,否則不會處理

修改節點

在已經找到目標節點的情況下,我們要來把檔名加入參數中,這邊我們直接加入 node 下的 __filename 變數,這個變數在 node 的模組中會是那個原始碼檔案的檔名

// 在上面的 if 中
path.pushContainer('arguments', t.identifier({ name: '__filename' }))
// 另外若要加在開頭可以用 unshiftContainer

還記得之前我們曾直接修改 AST 的內容嗎?為什麼這次要用到 pushContainer 呢?直接用 push 加到 arguments 內不行嗎?這邊最大的差別在於 plugin 新增了節點,如果有節點的新增刪除等改變, babel 也必須要去走訪新的節點,因此這邊要用 babel 的 API 讓它知道有節點改變

到這邊完整的程式碼如下: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 types: t }) {
  
  return {
    name: 'add-debug-information',
    visitor: {
      CallExpression(path) {
        if (t.isIdentifier(path.node.callee, { name: 'myFunction' }) && path.node.arguments.length > 1) {
          path.pushContainer('arguments', t.identifier('__filename'))
        }
      }
    }
  }
}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其它範例

移除節點

那假如今天要在正式環境把除錯資訊移除掉的話,這邊我們就把 myFunction 第二個以後的參數都移除掉: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 types: t }) {
  return {
    visitor: {
      CallExpression(path) {
        if (t.isIdentifier(path.node.callee, {name: 'myFunction'})) {
          while (path.node.arguments.length > 1) { // 只要參數數量超過 1 個
            path.get(`arguments.1`).remove() // 就把第二個參數移除,而下一個會補上來,所以再下一次的迴圈會再移除掉下一個
          }
        }
      }
    }
  };
}

pathget 可以用來取得指定位置的 Path 物件,可以用來對特定的子節點處理

取代節點 & template

這次需求變成了在程式碼內加上對於 NODE_ENV 的判斷,如果是 production 就不要有除錯資訊,結果像這樣:

// 原本
myFunction(data)

// 轉成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myFunction(data) : myFunction(data, __filename)

上面的程式碼在正式環境中通常不會真的多出一個判斷,因為一般的 bundler 會把 NODE_ENV 換成字串常數,然後就會再由 minifier 移除掉不用的部份

因為這邊要產出的程式碼變多了,這次我們就來用 template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 types: t, template }) {
  // 這邊使用到的 `%%data%%` 是代表等下我們可以放節點去取代那個位置,只用用兩個 `%` 包起來即可,
  // 由於這個是 babel 7.4 以後才支援的語法,如果要支援以前的版本,就要把它改成像 `DATA` (一定要全大寫)
  // template 的回傳值是一個函式
  const tpl = template(`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myFunction(%%data%%)
  : myFunction(%%data%%, %%source%%);`)
  
  // 用來標記已經走訪過的節點用的,這邊用 Symbol 可以保證不會發生名稱的衝突
  const visited = Symbol()
  
  return {
    visitor: {
      CallExpression(path) {
        // 檢查節點是否走訪過
        if (path.node[visited]) {
          return
        }

        if (t.isIdentifier(path.node.callee, {name: 'myFunction'})) {
          // 替換節點
          path.replaceWith(
            // tpl 是一個函式,只要把 placeholder 的部份傳進去,就會回傳 AST 給我們
            tpl({
              // 這邊要避免使用者並沒有傳入第一個參數,不然後面的參數會變成第一個參數
              // 也可以丟出 error 或是讓 myFunction 在 runtime 時判斷
              data: path.node.arguments[0] || t.identifier('undefined'),
              // 這邊如果使用者自己有提供除錯資訊就用使用者提供的,不然就用 __filename
              source: path.node.arguments[1] || t.identifier('__filename')
            })
          )
          // 把節點下的 `myFunction` 都標記為走訪過
          path.node.consequent[visited] = true
          path.node.alternate[visited] = true
        }
      }
    }
  }
}

之前說過,要是新加入節點 babel 也會去走訪它,而我們加入的節點就包含了我們要處理的目標節點,若不特別處理的話就會一直無限的走訪下去,因此這邊把新增的節點加上自己的標記,這樣就可以避免重覆處理到

丟出 error

在上一個例子中為了要避免使用者少傳參數而給了預設值,那如果是少傳時要拋出 error 又要怎麼做呢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 types: t, template }) {
  // 跟上一個範例基本上一樣
  const tpl = template(`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myFunction(%%data%%)
  : myFunction(%%data%%, %%source%%);`)
  
  const visited = Symbol()
  
  // 建一個函式來幫忙拋出 error ,如果 throw expression 支援的話或許就不用了
  function throwMissingArgument(path) {
    // 這邊用 path 上的 buildCodeFrameError ,這樣顯示時就會標記有問題的 code 在哪了
    throw path.buildCodeFrameError('`myFunction` required at least 1 argument')
  }
  
  return {
    visitor: {
      CallExpression(path) {
        if (path.node[visited]) {
          return
        }

        if (t.isIdentifier(path.node.callee, {name: 'myFunction'})) {
          path.replaceWith(
            tpl({
              // 這邊就改用 throwMissingArgument
              data: path.node.arguments[0] || throwMissingArgument(path),
              source: path.node.arguments[1] || t.identifier('__filename')
            })
          )
          path.node.consequent[visited] = true
          path.node.alternate[visited] = true
        }
      }
    }
  }
}

如果你沒傳參數的話應該就會看到 babel 印出這樣的 error

code.js: `myFunction` expect at least 1 argument
> 1 |   myFunction()
    |   ^^^^^^^^^^^^

到這邊我們已經寫出了第一個 babel plugin,下一篇要來介紹 babel 所提供的 Scope 這個物件


上一篇
Day 7: babel 的套件
下一篇
Day 9: babel scope & helpers
系列文
前端建置工具完全手冊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