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2 iThome 鐵人賽

DAY 12
1
Security

模糊測試從入門到放棄系列 第 12

[Day 12] Coverage-guided fuzzer - 對 binary-only 程式做模糊測試 - Static binary rewriting

  • 分享至 

  • xImage
  •  

Binary-only program

在沒有 source code 的情況下,binary-only fuzzing 是取得 coverage 的方法大概可以分成三種,並且每種做法並不完全等於下方所介紹的,根據實作還是會有些許差異:

  • Static binary rewriting - 靜態對 binary 做更新

    • Trampoline (detouring) - 將 basic block 開頭的 instruction 改成 {call,jmp} XXXX 跳到指定位址,而在位址 XXXX 會放蒐集 coverage 的 instruction,同時也還會執行/修補原本的程式片段,最後在跳回去
    • Reassemble - 想辦法把要新增的 instruction 加到原本的 basic block 當中,難處在於要怎麼重組原本的指令,使其可以做到原程式邏輯,並且 instruction 的增加不會影響程式執行
      • 代表性的論文/作法有: Uroboros、Ramblr 以及 RetroWrite (由舊到新)
  • Dynamic binary instrumentation (DBI) - 透過 emulator 可以模擬程式執行的功能,特別在把 basic block 轉成 IR 之前,先多插一段蒐集 coverage 的 IR,之後動態做模擬執行時就能知道執行了哪些 basic block

    • 代表性的論文/作法有: Intel Pin、DynamoRIO、QEMU
  • Other - 使用一些較為特別的技巧做插樁

    • Hardware support - 指令集支援,例如 Intel-PT
    • ptrace - 能單步執行 process 並取得執行狀態
    • signal handler - 可以在程式中註冊接受到 interrupt 時會做的行為

動態與靜態各自的優點 (對方的缺點) 在於:

  • 動態: 可以得知資料的狀態,像是結構或是型態,結果較為準確
  • 靜態: 只做一次分析與修正,就能省下後續執行所造成的 overhead

這幾天的文章會詳細介紹各機制與其實作方法,而今天會先介紹 static binary rewriting

Static binary rewriting - Trampoline

Trampoline 的中文意思為彈跳床,而在資訊術語中通常是指:改變原本的程式流程,讓程式在執行到一半時先跳去做其他的 subroutine,而 subroutine 除了會執行使用者指定的程式碼外,也可能會將原程式要做的事給做完,最後 subroutine 執行完後在跳回去。

舉個簡單的例子,原本程式的執行流程為 orig,而 1 就是使用 C 這個 trampoline 來蒐集 coverage,並在執行結束後回到原先的執行流程;2 的做法會直接替代掉原程式流程,直接在 C 當中做完 B 的行為。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20914/20151153dEk1rpqRTH.png

如果是以程式碼為例子:

A:
	mov rax, 1
	mov rbx, 2
	mov rcx, 3
	ret
	
B:
	mov rax, 4
	mov rbx, 5
	mov rcx, 6
	ret
	
C:
	mov rdx, qword ptr [rip + test_counter]
	inc rdx
	mov qword ptr [rip + test_counter], rdx
	ret

test_counter: .long 0

在不考慮 call Cmov rax, {1,4} instruction 長度,以及呼叫 function 所造成的 side-effect 的情況下,作法 1 會長得像:

A:
	call C
	mov rbx, 2
	mov rcx, 3
	ret
	
B:
	call C
	mov rbx, 5
	mov rcx, 6
	ret
	
C:
	mov rdx, qword ptr [rip + test_counter]
	inc rdx
	mov qword ptr [rip + test_counter], rdx
	ret

test_counter: .long 0

做法 2 則是:

A:
	jmp C_1

B:
	jmp C_2

C_1:
	mov rdx, qword ptr [rip + test_counter]
	inc rdx
	mov qword ptr [rip + test_counter], rdx
	mov rax, 1
	mov rbx, 2
	mov rcx, 3
	ret
	
C_2:
	mov rdx, qword ptr [rip + test_counter]
	inc rdx
	mov qword ptr [rip + test_counter], rdx
	mov rax, 4
	mov rbx, 5
	mov rcx, 6
	ret

test_counter: .long 0

而其中的難點也十分明顯,像是:

  • 當 instruction calljmp 超過原本 function 的長度時該怎麼處理?
  • 如果 function 中執行記憶體存取,那 trampoline 中的記憶體 offset 要怎麼算?
  • trampoline 的程式碼要放在哪?
  • 要怎麼執行到被 patch 掉的 instruction,像是作法 1 當中的 mov rax, {1,4}

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因此這部分也是有許多人在做相關的研究。

Static binary rewriting - Reassemble

Reassemble 的核心概念在:把原本的 assembly code 做修改後,還能重新組譯回可執行檔,並且程式執行的流程仍與原本相同。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20914/20151153vYxGnXTpbE.png

圖片取自 RetroWrite 的論文,大致代表整個 ressembly 的處理過程,下面會以 RetroWrite 的執行流程為例,並額外做一些補充:

  1. Preprocessing - 從 assembly code 當中取出 text 與 data section,RetroWrite 額外需要取得 symbol 與 relocation 的資訊
  2. Symbolization - 利用 relocation 資訊,將 text 與 data 中的一些資料轉換成 label 紀錄起來,藉由 label 能夠在做完插樁後重新計算 label 的 value。資料的種類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幾種:
    • Control Flow - 像是 call 或 jump 相關的 instruction,會被轉成是 "code-to-code" 的 label
    • PC-relative addresses - 一些 instruction 會以當前執行到的記憶體位址作為基礎,加上一個 offset 來取得指定記憶體並作存取,會被 label 成 "code-to-code" 或是 "code-to-data"
    • Data relocation - 在執行期間才會得知資料存放的記憶體位址,這種資料會被 label 為 "data-to-data" 或 "data-to-code"
  3. Instrumentation - 插樁在原本的 assembly code 當中
    • 有些方法會把 assembly code 轉換成更高階的 IR 在做插樁與優化,像是 ZAFL
  4. Optimization - 分析插樁結果是否會有 side-effects,如果有的話嘗試解決
    • 通常判斷提出的方法可不可行,取決於能不能有效處理 side-effects
  5. Reassembly - 產生插樁完的 binary

如果想知道更詳細的 RetroWrite 實作方式,可以參考發表者在演講時所做的簡報 連結


上一篇
[Day 11] Coverage-guided fuzzer - 對 source-code 程式做模糊測試
下一篇
[Day 13] Coverage-guided fuzzer - 對 binary-only 程式做模糊測試 - Dynamic binary instrumentation (上)
系列文
模糊測試從入門到放棄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