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問答
技術文章
iT 徵才
Tag
聊天室
2025 鐵人賽
登入/註冊
問答
文章
Tag
邦友
鐵人賽
搜尋
2022 iThome 鐵人賽
DAY
5
1
自我挑戰組
開始系統測試
系列 第
5
篇
Day 5 | 軟體測試模型(一)
14th鐵人賽
Pancy
2022-09-20 22:21:34
1968 瀏覽
分享至
1. V模型
1.1 V模型的提出和過程
1980年由Paul Rook提出,目的在於改進瀑布式開發的效率和效果
「V」的左端表示傳統瀑布開發模型,而V的右端表示相應的測試階段
1.2 優點
明確的將測試分為不同級別跟階段。
每個階段都與開發的各階段相對應。
包含了低層和高層測試,低層測試是為了程式碼正確性;高層測試是為了整個系統滿足用戶的需求。
1.3 缺點
測試在開發後才開始,但實務上容易導致需求階段的錯誤一直到最後測試階段才被發現。
測試的對象就是程式本身,忽略了測試活動對需求分析、系統設計等活動的驗證和確認的功能,直到後期的驗收測試才被發現。
過程是線性的,不能反覆和迭代。
2. W模型
2.1 W模型的提出和過程
基於盡早和不斷測試的原則,W模型既強調了測試方案設計,也強調了測試執行。
2.2 優點
W模型從V模型演化,開發為V,測試為並行的V,測試與開發同步進行有利於及早發現問題。
測試伴隨著整個軟體的開發時期。
測試的對象包含了需求、設計、程式。
2.3 缺點
需求、設計、開發是線型的,相同的,測試和開發活動也保持著一種線性的前後關係,上一個階段完全結束才可以正式開始下一個階段,這樣就無法支持迭代的開發模型。
留言
追蹤
檢舉
上一篇
Day 4 | 軟體測試的原則
下一篇
Day 6 | 軟體測試模型(二)
系列文
開始系統測試
共
30
篇
目錄
RSS系列文
訂閱系列文
13
人訂閱
26
Day 26 | 性能測試
27
Day 27 | Web測試
28
Day 28 | 手機APP測試(一)
29
Day 29 | 手機APP測試(二)
30
Day 30 | 自動化測試概述
完整目錄
熱門推薦
{{ item.subject }}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立即報名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
iThome鐵人賽
參賽組數
902
組
團體組數
37
組
累計文章數
19839
篇
完賽人數
529
人
看影片追技術
看更多
{{ item.subject }}
{{ item.channelVendor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熱門tag
看更多
15th鐵人賽
16th鐵人賽
13th鐵人賽
14th鐵人賽
17th鐵人賽
12th鐵人賽
11th鐵人賽
鐵人賽
2019鐵人賽
javascript
2018鐵人賽
python
2017鐵人賽
windows
php
c#
linux
windows server
css
react
熱門問題
如何找到電腦網路行為的觸發原因?
檔案伺服器移轉
Exchange EMS掛掉導致Q信(2016)
從資訊安全角度分析:若電子支付平台疑遭暗網販售資料,可能的技術成因與防護機制?
win11 bitlocker 除了格式化重灌外, 有解嗎?
Exchange 2016 手機無法登入
Gmail 寄件備分 一次變成 Gmail聯絡人寄出
請問要如何將github下載下來的檔案轉成dll檔
熱門回答
檔案伺服器移轉
如何找到電腦網路行為的觸發原因?
從資訊安全角度分析:若電子支付平台疑遭暗網販售資料,可能的技術成因與防護機制?
熱門文章
技術小書打槍重新整理中 結果發現三十天寫得好少題:"( 一次要補七題..
Microsoft Certified: Azure Administrator Associate AZ-104認證考試介紹
Portainer:從入門到入土心得錄01
📨 用 n8n 自動整理信用卡帳單:從 Gmail 到 LINE 的實戰筆記
【專案實戰】我在專案裡,用需求追溯矩陣讓 PM、工程師和法遵站在同一頁
IT邦幫忙
×
標記使用者
輸入對方的帳號或暱稱
Loading
找不到結果。
標記
{{ result.label }}
{{ result.accou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