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幾天的內容中,我們了解了微服務架構的概念,以及為什麼微服務架構是現代企業軟體開發的一種好選擇,而提到微服務,就不能不提到微服務的部署,選擇正確的部署方式是成功的關鍵之一。今天,我們將介紹較常見的部署選擇-虛擬機器(VM)和容器。
在微服務架構中,有時候可以使用虛擬機器來運行微服務。虛擬機器是一種虛擬化技術,主要用於提供運行各個微服務所需的獨立運行環境,使微服務互相隔離。如下圖:
隔離性:每個虛擬機器都有自己的操作系統和運行環境,這使得微服務之間隔離,達到有效的保護作用。
安全性:虛擬機器隔離了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這有助於減少潛在的危險。
靈活性:虛擬機器可以運行不同的程式語言和操作系統,以根據每個微服務的需求選擇最適合的操作系統和語言,提高了靈活性。
資源需求高:虛擬機器包含完整的操作系統,通常需要較多的資源(CPU、記憶體等等)來運行,且需要更長的部署時間和更高的儲存成本,若資源分配不當,可能會導致資源浪費。
啟動時間長:虛擬機器的啟動時間相對較長,這可能會影響快速部署的效率,比較無法快速回應流量變化。
管理複雜:管理多個虛擬機器會提高複雜性,需要謹慎配置和監控,以確保虛擬機器的正常運行。
在微服務架構中,有時候可以使用容器(Container)來運行微服務。容器同為一種虛擬化技術,提供了一種高效且可擴展的方式來封裝、部署和運行微服務,因此這種技術在微服務架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下圖:
輕量級:容器共享主機操作系統的核心,不需要額外的虛擬化層,使得容器便於擴展,並且在大規模部署時更節省資源。
啟動時間短:容器的啟動速度較快,通常僅需幾秒鐘,使得容器運用於微服務架構時,能夠做到動態擴展和快速部署,並更靈活地應對流量變化。相較於虛擬機器,啟動更加快速且佔用更少資源。
環境一致性:容器包含了應用程序及其所有依賴的元件,確保在不同環境中,無論是在開發還是測試,系統都能以一致的方式運行。
安全性:容器共享主機操作系統,這可能導致安全性問題,特別是當容器之間需要嚴格的隔離時,例如容器映像的驗證和訪問控制,在安全性的方面須特別關注,必須實施適當的安全措施。
學習成本較高:相比虛擬機器,容器管理需要投入時間和資源來培訓團隊學習新的技術,以確保正確部署和管理容器,這可能會增加成本。
虛擬機器和容器這兩種虛擬化技術,在微服務架構的部署方面都是常見的選擇,在今天的介紹中,我們了解了虛擬機器和容器的基本概念,而這兩種技術在不同的場景中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我們會在明天繼續介紹,在微服務架構中,該如何於虛擬機器和容器間做出適合我們的選擇,那麼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