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username>
(以<username>
表示電腦的username )~
: 代表個人帳號主目錄/etc
: 存放設定檔的地方/mnt
: WSL (Windows Subsystem on Linux)預設會把硬碟槽掛在 /mnt
之下,如/mnt/c
# 切換到 root
$ cd /
# 切換到C槽
$ cd /mnt/c
# 切換到上一層目錄
$ cd ../
# 切換到上一次指令動作的目錄
$ cd -
# 切換到主目錄,等於 cd /home/<username>
$ cd ~
# 切換到主目錄
$ cd /home/<username>
# 建立 <foldername> 資料夾
$ mkdir <foldername>
# 將目前所在位置的資料夾移動到桌面的demo1資料夾中
$ mv <foldername> /mnt/Users/<username>/Desktop/demo1
# 將桌面上的<filename.html>檔案移動到主目錄中
$ mv /mnt/Users/<username>/Desktop/<filename.html> ~/<filename.html>
# 將<filename.html>移動到上一層的資料夾中
$ cp <filename.html> ../<filename.html>
# 將<filename.html>移動同一層資料夾 demo2之下
$ cp <filename.html> demo2
# 查看所在目錄中檔案的詳細資料
$ ls -l
# 查看所在目錄中隱藏檔案和詳細資料
$ ls -al
# 清除畫面
$ clear
demo1
資料夾 (若目前位置是在主目錄 /home/<username>
中)# 切換到根目錄
$ cd /
# 切換到mnt之下的C槽的桌面
$ cd /mnt/c/users/<username>/desktop
# 新增一個資料夾
$ mkdir demo1
# 檢視
$ ls -al
demo1
資料夾移到主目錄中# 移動demo1到主目錄中
$ mv demo1 /home/<username>
# 改名
$ mv world.html 123.html
# 檢視根目錄
$ cd /
# 檢視主目錄
$ cd home/<username>
# 查看<username>下的所有檔案,demo1已在此。
$ ls -al
$ whoami # 顯示目前 Username
$ sudo whoami # 以系統管理員身分執行 whoami 查詢目前的使用者 | root
Windows 及 MacOS / Linux指令
Windows | MacOS / Linux | description |
---|---|---|
cd |
cd |
切換資料夾(目錄) |
cd |
pwd |
顯示目前在什麼位置 |
dir |
ls |
查看當下目錄(資料夾)下的檔案或資料夾 |
mkdir / md |
mkdir |
新建立資料夾(目錄) |
rmdir / rd |
rm -r |
刪除資料夾(目錄) |
none | touch |
建立檔案 |
copy |
cp |
複製檔案 |
move |
mv |
移動資料夾或檔案 (修改名稱可利用此指令,再用rm 刪除不要的檔案) |
del |
rm |
使用rm 要注意會直接從系統上刪除,而非單純丟到垃圾桶 |
cls |
clear /Ctrl + l |
清除 Terminal 畫面上的內容 |
help |
man |
查詢 reference manuals |
cat |
將每個檔案依序讀取並把內容送到輸出到螢幕 | |
ctrl + d / quit / exit |
||
ipconfig | ifconfig | 查閱ip |
# 建立 <foldername> 資料夾
$ mkdir <foldername>
# 將目前所在位置的資料夾移動到桌面的demo1資料夾中
$ mv <foldername> /mnt/Users/<username>/Desktop/demo1
# 將桌面上的<filename.html>檔案移動到主目錄中
$ mv /mnt/Users/<username>/Desktop/<filename.html> ~/<filename.html>
# 將<filename.html>移動到上一層的資料夾中
$ cp <filename.html> ../<filename.html>
# 將<filename.html>移動同一層資料夾 demo2之下
$ cp <filename.html> demo2
$ ls -l # 查看所在目錄中檔案的詳細資料
$ ls -al # 查看所在目錄中隱藏檔案和詳細資料
$ clear # 清除畫面
apt-get
套件管理# 每次安裝套件時,建議以此指令更新軟體清單。
$ apt-get update
# 安裝[xxx]套件
$ apt-get install [xxx]
# 移除[xxx]套件
$ apt-get remove [xxx]
# 更新軟體清單
$ sudo apt-get update
# 安裝git套件
$ sudo apt-get install git
# rvm 版本
$ rvm --version
# or
$ rvm -v
# 會顯示 rvm 可使用的指令說明
$ rvm help
# 更新目前已支援的版本列表
$ rvm get master
# rvm install 3.0.0 (安裝Ruby版本 3.0.0)
$ rvm install <version>
# 移除不同版本的 Ruby
$ rvm uninstall <version>
# 顯示已安裝版本
$ rvm list
# 切換使用Ruby 3.0.0版本
$ rvm use 3.0.0
# 切換使用Ruby 3.0.0版本
$ rvm 3.0.0
# 設定Ruby預設使用版本
$ rvm 3.0.0 --default
# rvm 目前做的設定
$ rvm info
若把.rvm
資料夾整個移除,所有 Ruby 版本就會直接刪除了,但不會影響原來系統內建的 Ruby
$ which ruby # ruby 安裝在電腦中的位置
# 如: /home/<user_name>/.rvm/gems/ruby-3.0.0
$ ruby -v # 目前使用的Ruby版本
$ gem update --system # 更新RubyGems
$ gem install rails # 預設會安裝最新版本
$ gem install rails -v <version>
# 若指定安裝特定版本 7.0.7
# gem install rails -v 7.0.7
$ gem install rails --pre # 安裝最新測試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