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50年,圖靈發表的論文中就預測未來會出現「具有智能的機器」,並提出了「圖靈測試」(機器可以跟人類對話並不會被發現它為機器)來定義什麼為具有「智能」。AI一詞則到了1956年由John McCarthy在達特矛斯會議中提出而誕生。此會議也訂定了AI發展的基石,「學習或智能的任何特性的每一方面都應能被精確地加以描述,使得機器可以對其進行模擬。」。
在達特矛斯會議後直至1960年,人們對機器可以處理的事情有了更大的發現和期待,電腦除了可以解決諸多數學難題竟然還可以學習並使用語言。所以這些研究者們對於未來機器發展抱持十分樂觀的想法,他們認為在二十年內具有完全智能的機器絕對會誕生。因此各界對於這個領域都投入了大量的關注和資金。
但好景不長,在1970至1980年,因為前段時間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期望過高,但實際卻一直達不到預期,資金不斷縮減造成開發困難,AI領域逐漸泡沫化。雖然在此段時間遭受到種種挫折,但AI在邏輯編程和常識推理等的一些領域還是有所進展。
到了1980年代,隨著電腦的普及,AI的其中一個部分「專家系統」開始被廣泛使用,「 知識處理」則AI研究的焦點。1993年至今,AI已經成功的融入我們的生活,但我覺得要歸功於硬體設備的普及和發展,從只有桌上型設備到現在人手一機,AI才可能如此大範圍的運用在我們的生活中。再加上近幾年ChatGPT OpenAI的成功才將AI這個詞重新帶回大眾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