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3 iThome 鐵人賽

DAY 27
1

dbt 商業模式轉向

近年來,dbt Labs內部應該是了解到了這個問題,而看似是有意識的轉移dbt Cloud的商業定位。最明顯的應該是他們的商業模式改變,從相對較低的每席位 35 美元預算改為較高的每席位 100 美元,並討論了按物化資料模型(materialised data models)的「使用率」收。為了支持更高的收費,dbt Labs將商業模型轉向為相對產品差異化,而走向了”特別版“商業化模型。

從概念上來看,這類的商業化模型的成敗點是可否平衡付費意願較高的企業級用戶與廣大支持產品開發與討論的開源用戶。dbt Cloud在這點上的意圖明顯是想要遠離核心的資料工程部分,而朝BI與資料激活層邁進。

在過去一年內,dbt Labs進行了多輪的資料產品併購,而將更接近終端用戶與增加價值的新功能只加入到dbt Cloud項目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收購可能是 Transform,語義層(Semantic Layer)概念的最初先驅者之一。他們現在正在積極將 Transform 的 MetricFlow 產品整合到 dbt Cloud 中,並為其商業版本提供增值服務。

dbt在本次Coalesce會議之前也預告了幾個新功能,其中大部分功能似乎也更迎合與支持Analytics Engineer針對終端商業用戶開發自助分析(Self-serve Analytics),而不是核心資料工程開發人員。

總結

只有時間才能證明他們的商業策略轉型能否成功。由於dbt Core的開源授權條款是Apache License,其他公司也可以自行推出SaaS商業化的dbt Core,這也對dbt Cloud的相對定價施壓。

但先不討論實際附加價值,從使用者觀感的角度來看,短時間內應該很難讓用戶接近3倍的提價加上抑制高級用戶(Power User)的使用率收費。相對的,由於dbt Core的功能相對非常的完整,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自己的產品。

對 dbt 或 data 有興趣 :wave:?歡迎加入 dbt community 到 #local-taipei 找我們,也有實體 Meetup 請到 dbt Taipei Meetup 報名參加


上一篇
開源項目商業化:2 dbt 商業化案例分析
下一篇
資料合約(Data Contracts)101:1 簡介
系列文
實用Modern Data Stack:資料架構案例分析與分享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