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32bits組成,以8位元為單位把32bits分成四個部分並在其間以「.」作為間隔並用二進位作表示
例:140.134.10.1 -> 10001100.10000110.00001010.00000001。
傳輸型態為兩種:單點傳播(Unicast;1-to-1)跟多點群播(Multicast;1-to-many)。
在規劃的時候將位址劃分為A、B、C、D、E類,下圖為他們的格式,後面會各個介紹:
A類位址:最左邊的1個位元設為0,表示範圍為:0.0.0.0~126.255.255.255。A類網絡用第一組數字表示網絡本身的地址,後面三組數字作為連接於網絡上的主機的地址。各網路系統左邊第一個位元十進位數為0-127間,例如24.3.12.4,可以從24知道這個為A類位址。
B類位址:最左邊的2個位元設為10,表示範圍為:128.0.0.0~191.255.255.255,分配給一般的中型網絡。
C類位址:最左邊的3個位元設為110,表示範圍為:192.0.0.0~223.255.255.255,C類位址分配給小型網絡,如一般的區域網,可連接的主機數量是最少的。
D類位址:最左邊的4個位元設為1110,D類位址稱為廣播地址,供特殊協議向選定的節點發送時用。
E類位址:最左邊的4個位元設為1111,目前保留提供實驗網路使用。
從僅有的32bits增加到128bits,在IPv6的環境當中,網路節點不再侷限於電腦,家電、水電錶等都可以有自己的IP位址。好處是可以發揮在物聯網的環境中,讓網路服務更加多元。
在傳播方式除了IPv4原有的兩種外還有一種任點傳播(Anycast;1-to-any)
位址寫法:表示方式是使用8組數字,每組為4個字元的16進位方法表示。區隔每個部分的方式亦與IPv4不同,是以「:」表示。如「1079:0BD3:6ED4:1D71:414B:2E2A:7144:72BE」,這樣就是一組標準的IPv6網路位址。
不過位址表示法太長,所以位址有所謂的省略規則,以下為2個省略規則:
IPv6的優點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