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1

DNSSEC 是什麼?運作原理與實施考量

  • 分享至 

  • xImage
  •  

DNSSEC 的背景與重要性

DNS 最初的設計並未包含任何安全機制,因此存在被攻擊者利用的漏洞,如偽造 DNS 記錄並將用戶導向詐騙網站。因此,DNSSEC 被設計用以保護 DNS 回應的真實性與完整性。

DNSSEC 透過在現有 DNS 記錄上增加加密簽章,確保 DNS 資料在傳輸途中未被竄改。這些簽章存放於 DNS 名稱伺服器內,解析器可透過檢查簽章來驗證資料真實性。

DNSSEC 相關記錄類型

DNSSEC 透過以下記錄進行簽章驗證:

  • RRSIG:資源記錄集合(RRSet)的數位簽章。

  • DNSKEY:存放公開金鑰,供解析器驗證簽章。

  • DS:存放 DNSKEY 記錄的雜湊值,建立信任鏈。

  • NSEC/NSEC3:用於證明域名不存在,防止攻擊者偽造 NXDOMAIN 回應。

  • CDNSKEY/CDS:傳遞子區域的 DS 狀態至父區域,要求父區域更新 DS 記錄。

是否應該啟用 DNSSEC?

部署 DNSSEC 能有效防止 DNS 快取投毒及偽造回應,避免使用者被導向惡意網站。此外,即使網站本身具備防火牆防護,若DNS 架構未透過 DNSSEC 保護,用戶的數據與安全仍可能面臨風險。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504/20164635ET1MbjlZTG.png

一張含有 文字, 螢幕擷取畫面, 字型, 圖表 的圖片 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DNSSEC 的運作方式

DNSSEC 將同一名稱與類型的 DNS 記錄組合成資源記錄集合(RRSet),並對此集合進行簽署。每個 DNS 區域(zone)透過區域簽章金鑰(ZSK)進行簽署,生成 RRSIG 記錄以供驗證。

資源記錄簽章(RRSIG)

RRSIG 記錄包含以下欄位:

  • 涵蓋類型
  • 加密演算法
  • 標籤數量
  • 原始 TTL
  • 簽章過期時間與生效時間
  • 金鑰標籤
  • 簽署者名稱
  • 加密簽章

區域簽署金鑰(ZSK)

ZSK 負責簽署區域內資料,並對外公告公鑰以供驗證。ZSK 定期輪替,以降低金鑰外洩風險。

金鑰簽署金鑰(KSK)

KSK 負責簽署 DNSKEY 記錄(包含 ZSK),提高安全層級。KSK 輪替頻率較低,因此安全性較高。

委派簽署記錄(DS)

DS記錄透過在父區域內建立公鑰指紋,形成從根區域到子區域的信任鏈。解析器驗證時,會確認 DS 記錄與子區域的 DNSKEY 是否一致。

NSEC 與 NSEC3

NSEC 用於驗證域名不存在,防止偽造不存在的記錄。
NSEC3 則進一步將記錄加密(哈希)處理,避免區域資料被完整枚舉。

DNSSEC 的簽章運作模式

DNSSEC 提供三種主要運作模式:

  1. 離線簽章
  2. 集中線上簽章
  3. 即時簽章

實施 DNSSEC 的風險與挑戰

- DDoS 攻擊風險

  • 使用 UDP 傳輸風險
  • 效能影響

根區域簽署儀式(Root-signing Ceremony)

根區域簽署儀式是 DNSSEC 中最高安全等級的程序,用以簽署根區域的公開金鑰,建立整個DNSSEC 的信任根基。

DNSSEC 部署建議

妥善部署 DNSSEC,能大幅提高 DNS 安全性,避免使用者資料與企業數位資產遭受威脅。

歡迎關注Akamai,通過定期更新的文章瞭解更多與Web、安全、雲計算、邊緣計算有關的資訊和見解。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