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運算指的是使用遠端伺服器、應用程式和網路服務,而非傳統的在公司實體位置運營的本地網路。雲服務提供商擁有全球各地的大型資料中心,提供儲存和計算等技術服務,並根據需求向其他公司收取費用。公司可以通過雲服務提供商的應用程式介面或網頁主控台來使用所需的儲存及服務。
A cloud service provider (CSP)
雲端服務提供商(CSP)是一家提供雲端計算服務的公司。這些公司擁有遍佈全球的大型資料中心,內含數百萬台伺服器。資料中心提供技術服務,例如儲存和計算,規模之大以至於他們可以向其他公司收費出售其服務。公司可以為所需的儲存和服務付費,並通過CSP的應用程式介面(API)或網頁控制台進行使用。
雲端服務提供商(CSP)提供三大類服務:
軟體即服務(SaaS)是指由雲端服務提供商(CSP)運營的軟體套件,公司可以遠端使用這些套件而無需自行托管軟體。
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是指由雲服務提供商(CSP)提供的虛擬電腦組件的使用。這些包括虛擬容器和存儲,這些都是通過CSP的API或網頁控制台遠程配置的。雲計算和存儲服務可以用來運行現有的應用程序和其他技術工作負載,而無需重大修改。現有的應用程序可以進行修改,以利用雲服務提供商服務所特有的可用性、性能和安全特性。
平台即服務(PaaS)是指應用程式開發人員可以使用的工具,以設計適合其公司的自訂應用程式。自訂應用程式是在雲端中設計和存取的,並用於公司的特定商業需求。
維度 | SaaS(軟體即服務) | 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 | PaaS(平台即服務) |
---|---|---|---|
服務層級 | 應用層(直接使用完整軟體 | 基礎設施層(虛擬化硬體資源) | 平台層(開發與部署環境 |
用戶控制權 | 僅使用軟體功能 | 管理作業系統、應用程式、數據 | 專注應用開發,平台管理運行環境 |
技術要求 | 無需技術背景 | 需基礎設施管理能力 | 需應用開發技能 |
成本模式 | 訂閱制(按用戶/時間 | 按資源使用量計費(CPU/儲存 | 混合計費(資源+平台功能) |
典型案例 | Google Workspace 、Salesforce |
AWS EC2 、Azure VMs |
Heroku 、Google App Engine |
+ SaaS 優勢:零維護成本,開箱即用
+ IaaS 優勢:完全控制基礎設施
+ PaaS 優勢:簡化開發部署流程
進一步說明差異:
SaaS:按用戶或訂閱計費(如月費/年費)。
IaaS:按資源使用量計費(如CPU、儲存空間)。
PaaS:通常結合資源使用和平台功能(如資料庫連線數)計費。
SaaS:由服務商統一擴展,用戶無需介入。
IaaS:需手動調整虛擬機規模或儲存配置。
PaaS:自動擴展應用實例,但需遵循平台規範。
SaaS:無開發彈性,僅能使用預設功能。
IaaS:完全自主控制,可安裝任意軟體。
PaaS:受限於平台支持的語言和框架,但簡化部署流程。
優先 SaaS:若需求可被通用軟體滿足(如CRM、協作工具)。
優先 IaaS:需高度控制基礎設施或遷移現有系統至雲端。
優先 PaaS:專注快速開發定制化應用,避免基礎設施管理。
混合雲環境當組織除了使用其內部計算機、網絡和存儲外,還使用雲服務提供商(CSP)的服務時,這稱為混合雲環境。當組織使用多於一個CSP時,則稱為多雲環境。絕大多數組織使用混合雲環境來降低成本並維持對網絡資源的控制。
雲端運算的可靠性基於雲端服務和資源的可用性、連接的安全性,以及服務有效運行的頻率。雲端運算讓員工和客戶始終能夠獲得他們所需的資源,且中斷最少。with minimal interruption.
傳統上,公司需要自行提供網路基礎設施,這意味著可能會產生相當高的前期成本。然而,因為雲服務供應商擁有大型資料中心,他們能以低於公司自行安裝、維護和升級所需的成本提供虛擬設備和服務。
擴展性是指系統能夠根據需求的變化進行調整的能力,這在企業面臨業務需求增加或減少的情況下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