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6
0
自我挑戰組

30天用Python打造你的數位金融實力:從零開始的FinTech入門筆記系列 第 16

Python 幫你自動記帳-個人消費追蹤小幫手

  • 分享至 

  • xImage
  •  

昨天我們聊到交易紀錄分析,今天我們先把範圍拉回到 生活中的理財場景 ——「記帳」。
很多人試過手動記帳,卻常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後放棄。其實只要一點點 Python 技巧,就能打造一個「半自動化記帳小幫手」,幫你快速整理消費,甚至畫出統計圖表!

為什麼這跟 FinTech 有關?

因為「支付」與「消費數據」就是最貼近你我生活的金融資料。當你學會用 Python 去處理消費紀錄(像是信用卡或電子支付的帳單),你就跨出了 數據金融化 的第一步。

我們的第一個版本:讀取簡單的消費清單

假設我們有一個 expense.csv,內容像這樣:

日期,品項,金額
2025-08-01,早餐,60
2025-08-01,捷運,30
2025-08-02,午餐,120
2025-08-02,咖啡,75

我們只要用 Python 讀取並做簡單的加總統計:

import pandas as pd

# 讀取消費紀錄
df = pd.read_csv("expense.csv")

# 顯示前幾筆資料
print("原始資料:")
print(df.head())

# 計算總支出
total = df["金額"].sum()
print(f"\n總支出:{total} 元")

# 分類統計
category_summary = df.groupby("品項")["金額"].sum()
print("\n各項目支出:")
print(category_summary)

執行結果(示意)

原始資料:
          日期   品項   金額
0  2025-08-01   早餐   60
1  2025-08-01   捷運   30
2  2025-08-02   午餐  120
3  2025-08-02   咖啡   75

總支出:285 元

各項目支出:
午餐    120
咖啡     75
早餐     60
捷運     30

為什麼這重要?

  • 這就是一個「迷你版支付數據分析」。
  • 未來我們可以把這套流程接上 信用卡對帳單、支付寶 / LINE Pay 明細、甚至銀行 API。
  • 這樣就能從「手動記帳」進化成「自動財務數據化」,真正往 FinTech 的實務應用邁進 。

上一篇
交易紀錄分析+盈虧報表:用 Python 讀懂自己的投資成績單
下一篇
用 Python 視覺化我的消費:圓餅圖+每月總支出
系列文
30天用Python打造你的數位金融實力:從零開始的FinTech入門筆記3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